明代 :袁宗道
可叹人间事,深杯且自斟。啖名多局面,谋国半嗔心。
露下泫风叶,秋高冷夜砧。腐儒无处着,只合住山林。
蟠柏亭
亭前柏树子,佛祖西来意。了知柏即亭,是名第一义。
仙人洞 其一
风牵弱水船,山阻渔郎棹。谁识仙人洞,乃在红尘道。
送郭少参希彦之蜀 其二
如何当此月,车马踏巑岏。去楚尚千里,过秦应万盘。
深山如雪里,古驿出云端。三十金绯贵,休嗟蜀道难。
寄无念 其一
飞锡今初返,经年半在吴。已无寿者相,不厌少年俱。
岁月看山尽,云霞见海隅。东南名下士,一一过逢无?
送王以明例贡归小竹林
白襕著破换青衫,归去山斋自在眠。医俗止留千个竹,买闲先卖一区田。
携妻烧笋旋沽酒,避客浇花自引泉。怪得新诗奇僻甚,苦吟骨削类枯禅。
夜集大人宅偕中郎弟阅五弟时艺
良夜偕金友,高堂对玉觥。元方今老大,第五渐时名。
蜡凤当年戏,雕虫此日声。明经应似我,他事莫如兄。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三
朅来紫气满关门,柱史玄同道自尊。我欲冥心求胜义,临行乞得五千言。
挽周老师九首 其六
藏舟还此日,呜佩忆前辰。神理知难尽,音容恍可亲。
青旻看驭鹤,夜雨泣亡麟。我辈徒酸鼻,谁堪赎此身。
挽周老师九首 其八
天赐滕公室,朝分少府钱。束刍俱上客,渍酒尽时贤。
衮字千秋重,温纶片碣悬。阶庭双玉树,霄汉应蝉联。
饮杨刺史园二首 其一
东城最僻处,刺史有新庐。近水先生柳,门填长者车。
菊香熏枕簟,酒气湿图书。肝胆灯前尽,都忘倾盖初。
青石桥 其二
凫青点水心,云白杜山口。借问山中人,还知此乐否。
是日登寺楼甚幽,诸公拟借为社,遂各施买酒馀钱付僧葺窗槛,并志
无处堪逃俗,高楼远市廛。香云消永日,法雨近诸天。
欲借翻经地,先分贳酒钱。沈酣那可极,长此共安禅。
王宪皋督学滇中归,阻风雪于公安,留觞二首 其二
最爱新年雪,能留竟日觞。文章化越隽,车马度潇湘。
览胜称鸡足,交游感雁行。更怜莱子意,把酒独思乡。
过旧叶城有感,是时两弟已行五六日矣,三弟留题荒亭 其二
佩犊风犹在,画龙迹已陈。有情伤暴骨,无计起枯鳞。
饱食惭官吏,停车问窭人。腐儒甘脱粟,不敢厌劳薪。
饮颜质卿斋头限韵赋同潘去华 其一
同调复同官,幽斋会二难。交情投芥合,礼法解衣宽。
坐久炉将烬,言多杯屡寒。明窗披易注,直作太玄看。
马上起忆石浦山房
此时石浦月,应上远帆楼。竹里罗棋局,篱边费酒筹。
幽情落梦境,良夜踏荒丘。检点秋来事,闲忙可自由。
送朱平涵太史册封荣藩
暂抛铜马向天涯,官柳千条拂使车。驿路开尊千月石,仙源立马问桃花。
水平青草骚人宅,山绕朱门帝子家。客里潘舆谁得似,泛觞还采廖平砂。
陶石篑寄书
不见士行久,音容两地疏。迢遥千里外,珍重八行书。
评骘唯山鸟,升沈悟沼鱼。袖书那忍置,一诵一踌躇。
送武陵胡元父令瑞昌
怜君为政处,隔水庐山高。白鸟飞衔牍,青岚远映袍。
花风香薄领,蔬圃课参曹。好学循良去,休嫌抚字劳。
山中看云
雪学嵯峨山,山似霮䨴云。云山何以辨,云白山色青。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193篇诗文
夏日小斋杂兴 其一
金人捧剑篇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三
真定道中
宿古驿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 其一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二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三
将抵都门
春日闲居 其三
看华严经
过黄粱梦三首 其二
结社二圣寺
饮杨刺史园二首 其二
两岸芙蓉
初春和陆放翁韵 其一
闻颜尚宝质卿称病有感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一
鼓吹
早春独坐
初晴即事 其三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二
送周太史使鲁便道寿伯母
天均洞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二
携尊江上 其二
访陈晦伯先生,晦伯留饮斋中有述
有感戏作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一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二
同黄昭素、昭质及两弟夜饮顾升伯斋中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三
源禅游吴造沈香佛像及诸经,归峨嵋山 其一
送李吉士予告南归
报谒
初晴即事 其二
四下
顾升伯太史奉命如梁赋此为别
书读书乐后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七
题宫树春云卷
立春后六日为分岁会,后八日为除夕 其一
过修竹馆赠朱汝修
月夜登楼偶成 其二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四
初晴即事 其一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 其二
过旧叶城有感,是时两弟已行五六日矣,三弟留题荒亭 其一
送吴尚之太史谒告归桐城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三 侍御舅惟长
送邵芝南太史册封唐藩
源禅游吴造沈香佛像及诸经,归峨嵋山 其二
题唐元徵乃兄渔唱晚晴册 其四
读李洞诗
赵御史贞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