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袁宗道
昔逢惠山人,曾说惠山好。季子千里来,同饮惠山水。
送武陵胡元父令瑞昌
怜君为政处,隔水庐山高。白鸟飞衔牍,青岚远映袍。
花风香薄领,蔬圃课参曹。好学循良去,休嫌抚字劳。
陶石篑寄书
不见士行久,音容两地疏。迢遥千里外,珍重八行书。
评骘唯山鸟,升沈悟沼鱼。袖书那忍置,一诵一踌躇。
过旧叶城有感,是时两弟已行五六日矣,三弟留题荒亭 其一
昔年飞舄处,此日倍酸辛。白骨三家市,青燐一水滨。
异乡均苦乐,兄弟各风尘。凄断惠连句,荒亭墨沈新。
汇清亭
小筑万松下,两耳饱潺湲。莫讶陶弘景,长年只住山。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 其一
一笑平原去,高才聊寄栖。闲谈皆有韵,得句半无题。
近海观云黑,登楼看岳低。应怜征税苦,宽大救三齐。
刘都谏左迁辽阳,别数月矣,远致酒一远,为之大醉数日
刘君别我久,远饷酒一远。远大容五石,肩夫双臂痛。
清比惠井泉,白如雪山湩。因忆去年事,朝议同聚讼。
都谏上封章,语意带讥讽。逐向辽阳幕,官微名转重。
沙碛驱冻驴,贳酒无馀俸。佳酿及故人,得微减朝饔。
连晨开远饮,昏花尽如梦。檐曝取残经,揩眼逐字诵。
斜日射阶雪,熠熠金沙动。
过黄粱梦三首 其一
车帷且勿卷,吾愧见卢公。广陌争驰骋,安知非枕中。
鼓吹
儿童村巷竞走,鼓吹驿路喧阗。何似池塘两部,宫商渐近自然。
闺人禅诵甚勤,喜赠二首 其一
应是新年福力增,六时功课胜山僧。每持贝叶询难宇,时向蒲团学小乘。
一缕天风吹梵呗,半轮闺月照香灯。却惭庞叟心情懒,拥衲齁齁呼不应。
饮禹州李氏园
古郡溪山郭,名园花竹楼。麝香眠野草,翡翠立晴洲。
安得一生醉,那能十日留。公荣定谁似,是客可销忧。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三
白骨归新土,青山闭旧庐。苔缘题遍壁,蠹满读残书。
凤老梧桐死,霜寒橘柞疏。佛天畴昔愿,今日定何如?
早发临洺行沙河道中忆两弟
昏昏寒月夜方深,驱马长亭复短亭。十里奔风吹积砾,千秋篝火乱残星。
鞭梢漠北烟沙黑,梦里江南果树青。驿路飘零那可问,挑灯何日对原鸰。
六月三十夜同萧允升过黄思立斋头
怜君却扫久,为我开清尊。一见生狂态,相酬多谑音。
雨凉轻酒力,秋逼搅诗魂。尚有看莲约,犹堪续旧论。
幽栖 其二
岂是云霄客,居然江海人。径惟羊仲过,壁以马卿贫。
俯仰终何意,疏慵好乞身。已拼闲岁月,甘老故乡尊。
马上起忆石浦山房
此时石浦月,应上远帆楼。竹里罗棋局,篱边费酒筹。
幽情落梦境,良夜踏荒丘。检点秋来事,闲忙可自由。
寿郑大司马
青山归去为功成,笑看人间利与名。三径新来称小隐,一身旧日是长城。
石分甲乙屯云气,竹长儿孙学凤声。智似子房身较健,不劳辟谷得长生。
送周太史使鲁便道寿伯母
玉节葳蕤出禁城,依依垂柳送君行。重裁东鲁灵光赋,谁似西京子墨卿。
采烛昔年传蜡凤,称觞此日借金尊。谢家况复多才子,青草池塘旧有名。
游百丈泉
青嶂岧峣赴郢东,寒泉飞处郁嵷巃。诸天晴洒千林雨,六月凉生万壑风。
小入傍崖惊浴鹭,斜穿曲涧挂飞虹。片时徙倚翻成惜,只合移家老此中。
保安驿道中
此乡经大祲,此路复愁霖。怪雀啼村市,饥人窜莽林。
暝烟连雨脚,云气起山心。薄暮昆阳道,行行忧滞淫。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五
仆夫顾且惊,于菟啼林薮。乃是巉岩傍,流泉挟石吼。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193篇诗文
早春独坐
送李吉士予告南归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三
萧赞善允升
题柏溪沈先生墨竹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二
幽栖 其一
游二圣禅寺
送王以明例贡归小竹林
看华严经
题宫树春云卷
夏日高户部循卿招饮大通桥,同黄太常思立、张国博叔闇、项参知庭 ...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五 小修弟文学
饮颜质卿斋头限韵赋同潘去华 其二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六
将抵都门
有感戏作
晴晚编书
又赠毛丈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四 中郎弟进士
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 其一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 其二
立春后六日为分岁会,后八日为除夕 其二
携尊江上 其一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四
翻前意
挽周老师九首 其九
青石桥 其二
京察见部自嘲
挽周老师九首 其二
春色满园
闺人禅诵甚勤,喜赠二首 其二
寿舒翁,大行父也
白燕篇为元驭阁老赋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一
送刘都谏谪辽阳
携尊江上 其二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三
月夜登楼偶成 其二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 其一
荷花池
顾升伯太史奉命如梁赋此为别
长春堤
同黄昭素、昭质及两弟夜饮顾升伯斋中
曹元和邀饮灵慧寺同诸公赋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三
夏日黄平倩邀饮崇国寺葡萄林,同江进之、丘长孺、方子公及两弟, ...
初晴即事 其二
四下
黄主客邀送高户部,时开筵夷馆
送杨太史使淮便道省母
新春索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