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袁宗道
看竹淇园好,况逢地主留。人今同蒋翊,兴欲胜王猷。
玉酿青瓷瓮,金盘紫石榴。寒风凄月夜,篝火话交游。
四面琅玕
白日起寒涛,长夏何森爽。中间安鹿床,趺坐绝尘想。
王宪皋督学滇中归,阻风雪于公安,留觞二首 其二
最爱新年雪,能留竟日觞。文章化越隽,车马度潇湘。
览胜称鸡足,交游感雁行。更怜莱子意,把酒独思乡。
报谒
杜门闲七日,颓然忘身世。如入山里山,散发坐青霭。
梦中阻马嘶,五内汤火沸。青袍冷于铁,难著胜坚铠。
病马负懒夫,冲泥穿阛阓。忙杀坐禅身,生憎六摺刺。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三
豪性与颠毛,一斩一齐落。独有爱山心,不受铜刀削。
信阳道中即事 其一
巉岩绕畛畦,小径通车马。即此是桃源,问津何为者。
夏日小斋杂兴 其四
非傲亦非懒,几月简逢迎。笑语消三伏,升沈付五行。
雨加苍藓色,涛泻绿筠声。无端传巷语,清耳赖禅鸣。
饮杨刺史园二首 其一
东城最僻处,刺史有新庐。近水先生柳,门填长者车。
菊香熏枕簟,酒气湿图书。肝胆灯前尽,都忘倾盖初。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七
万里南归路,柔条一夕衰。阴风生宰树,磷火照孤帷。
不尽羊昙泪,无穷宋玉悲。所嗟梁木坏,何止哭吾私。
早发临洺行沙河道中忆两弟
昏昏寒月夜方深,驱马长亭复短亭。十里奔风吹积砾,千秋篝火乱残星。
鞭梢漠北烟沙黑,梦里江南果树青。驿路飘零那可问,挑灯何日对原鸰。
高村店大风,店有淇澳绿竹古迹
罡风猎猎下征鞍,十月严霜次骨寒。喷石澌沙严古水,流苍滴翠是新竿。
寒鸦野店楸林黑,冻马荒亭莎叶乾。何似山斋闭关坐,南华摊向火炉看。
顾升伯太史奉命如梁赋此为别
柳烟槐雾接河梁,树杪分明见太行。月上山城征马急,雨过汴水露荷香。
赠行古帖来东邸,侑酒新词出宪王。此去洞庭秋正好,烟波声里说袁郎。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一
赤舄生前事,青编身后名。奠楹期已迫,曳履忽无声。
海宇摧隆栋,词坛丧主盟。关情宁我辈,屑涕遍苍生。
同惟长舅读唐诗有感
数卷陈言逐字新,眼前君是赏音人。家家椟玉君知赝,处处描龙总忌真。
再舍肉鲸居易句,重捐金铸浪仙身。一从马粪卮言出,难洗诗林入骨尘。
月下萧允升、顾开雍集小斋赋此 其二
宇宙信空阔,方外多友生。世情到口厌,名障入心轻。
月写风枝影,人惊夜雀声。射堂千亩雪,乘醉更同行。
三日行山中,山尽有感
眼底青山爱颇真,何妨日日对嶙峋。今朝卷幔无山色,惆怅还如别故人。
初晴即事 其一
晨风吹淡淡,檐日报新晴。尽启花开户,全收雨后清。
沈烟留棐几,竹色上楸枰。自识斜川意,虚名总不争。
闺人禅诵甚勤,喜赠二首 其二
高楼终日礼弥陀,天女生来厌绮罗。愿以幻身酬半偈,羞将素额涴长蛾。
绣幡针脚花还密,诵咒乡音字欲讹。自是灵山佳姊妹,何缘结伴到娑婆。
源禅游吴造沈香佛像及诸经,归峨嵋山 其一
西去当三月,南询是几程?经将千卷去,像以众香成。
翻壁中流紧,摩天叠峭横。往来经险道,何止百馀城。
翻前意
驿路红尘鼓吹,池塘青草蛙声。本来都无音响,雅俗欲向谁论。
夏日小斋杂兴 其六
调古知音少,行孤起信微。清尊浇宿块,黄叶答初机。
事以忘怀简,身因谢客肥。由来耽寂寞,不是贵知希。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193篇诗文
春色满园
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 其二
将抵都门
读小修南游稿志喜 其三
京察见部自嘲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 其二
仙人洞 其二
寿亭舅赠我宜兴瓶茶具酒具,一时精美,喜而作歌
初晴即事 其二
赵御史贞甫
游百丈泉
同黄昭素、昭质及两弟夜饮顾升伯斋中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 其一
初春和陆放翁韵 其一
刘都谏左迁辽阳,别数月矣,远致酒一远,为之大醉数日
初晴即事 其三
过黄粱梦三首 其三
夜集大人宅偕中郎弟阅五弟时艺
梦花
白燕篇为元驭阁老赋
黄粱梦戏题 其一
冬日斋中即事 其一
夏日黄平倩邀饮崇国寺葡萄林,同江进之、丘长孺、方子公及两弟, ...
偕馆中兄弟游东郊即事得东字
曹元和邀饮灵慧寺同诸公赋
题冯中允贞寿册 其二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二
四下
荷花池
驾幸石景山临观浑河,见水势汹涌,因念黄河时有冲决,面谕辅臣, ...
火神庙道士
青石桥 其一
天均洞
幽栖 其一
过淇县,同年蒋令邀饮
送杨太史使淮便道省母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四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二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五
题唐元徵乃兄渔唱晚晴册 其四
蟠柏亭
寿舒翁,大行父也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一
访陈晦伯先生,晦伯留饮斋中有述
顾仲方画山水歌 其二
送李吉士予告南归
雪后出长安门见西山甚近
立春后六日为分岁会,后八日为除夕 其一
夏日小斋杂兴 其五
万猿书屋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三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二
题宫树春云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