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九 惜花亭
春意复蹉蛇,园林日愁寂。枝边绿阴重,砌下红英积。
兹亭花最繁,飘零尤可惜。
边将 其三
横吹长笛千万骑,将军塞北立功回。边人争出孤城望,渐见旌旗天外来。
送晁校理
鸡犬相闻桑柘春,风光明润帝乡邻。群峰斜转太行角,万谷同趋马颊津。
簪组倾都邀别袂,壶浆满路候行尘。非君厌薄承明直,天子方今重治人。
别韵一首
风日虽寒昼景长,探春远访白莲庄。岸冰犹在水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
老木根侵苔径窄,新梅花入酒卮香。天真不必人修饰,得趣勿嫌台馆荒。
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
和子渊元夕
神岳嶕峣阙角齐,银蟾无影玉绳低。风传丝管交加发,灯滉星河上下迷。
清醴横飞金凿落,香尘不染锦障泥。谁知此夕斋祠客,近在宫城槐柳西。
送宋郎中知凤翔府
昔解陈仓印,于今二十秋。双凫久东上,五马重西游。
铙骑行关外,壶浆拥道周。民心已化服,条教不更修。
秋日登观信亭
云际亭
晓景亭
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 其一
迢递铜梁道,凝严青琐闱。负书当日去,鸣玉此时归。
乡树迎朱毂,江花照锦衣。临邛不足并,荣耀古今稀。
送贤良陈著作
海隅方万里,豪隽几何人。百汰求才尽,三薰得士新。
声华四方耸,器业一朝伸。佗日苍生望,非徒泽寿春。
五哀诗·李牧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缚虎图
孙生非画师,趣尚颇奇伟。为人少谐合,不肯畜妻子。
时时入深山,信足动百里。萧然坐盘石,尽日曾不起。
精心忽有得,纵笔何恢诡。万象皆自然,神工相表里。
流传落人间,万金易寸纸。君家缚虎图,用意尤精致。
虽云锁纽牢,观者犹披靡。昔闻刘纲妻,制虎如犬豕。
系之床脚间,垂头受鞭箠。孙生傥未见,画此亦何理。
明知非世人,羽化实不死。愿君佗日归,置之成都市。
必有乘槎人,庶几能辨此。
送王彦臣同年通判毫州
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一
际日浮空涨海流,虫沙龙蜃各优游。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
园 其二
坐嗅白莲蕊,卧看青竹枝。闲斋不成寐,起读圣俞诗。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其一
盛德师尧舜,英姿肖祖宗。太阳光遍照,沧海量兼容。
鸿业知能继,齐民望可封。如何未五载,已上鼎湖龙。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四
鳌禁叨承诏,金华侍执经。微生轻草芥,圣泽阔沧溟。
鹿性安林野,葵心注阙庭。尧云不可望,白首涕飘零。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柳枝词十三首 其六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陪诸君北园乐饮
送苏屯田知单州
和景仁琼林席上偶成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于府之后园既去晦叔名其馆曰礼贤梦得 ...
谏院题名记
普明寺荷塘上置酒
雪霁登普贤阁
送五太祝知伊阙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送韩进郓州宁亲
秦入
送祁峤颍阳主簿
送张都官江南东路提刑
和留守相公寄酒与景仁
送祖择之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四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十四日小园置茶招宗圣应之皆辞以醉为诗赠之
宋相国挽辞二首
秋雨新霁游水北马上偶成
清燕亭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赠吴之才
柳枝词十三首 其九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四
送昌言知宿州
南园杂诗六首 修酴醾架
又云新铸釜斛与今太府寺尺及权衡若合符契复次前韵
赠邵尧夫
送赵殿孙归成都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园樱伤老也
送向防禦
寄陜西提刑江学士
送皇甫寺丞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
南园杂诗六首·见山台书卧偶成
送才元守广军归成都觐省
苏才翁子美有赠扶沟白鹤观黄道士诗纪于屋壁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二
忝职谏垣日负忧畏缅思云夫处士老兄萧然物外
又和六日四老会
赠清衍
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同次道元日宿尚书省听誓戒寄州邵不疑
招子骏尧夫
送史馆任祠部河东转运使
又和秋怀
与乐道约会超化寺比至乐道以疾先归途中有诗
送僧聪归蜀
送惠思归钱塘
初夏独游南园二首 其二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钓鱼有感 其一
送周密学
送魏寺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