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探化桥

探化桥

宋代 司马光

桥边春意近,五马屡徘徊。
湖水旦暮绿,林花早晚开。
适因尝酒到,又为赋诗来。
借问双华表,经过日几回。

诗人司马光的古诗

又和二月五日风雪

宋代 司马光

春风正豪怒,夜雪复飘扬。
勿使羁愁乱,自知清兴长。
帘疏声淅沥,灯冷晕微茫。
此夕牛衣客,成名不可忘。

初夏独游南园二首 其二

宋代 司马光

桃李都无日,梧桐半死身。那堪衰病意,更作独游人。

送向防御知陈州

宋代 司马光

千骑去翩翩,专城尚少年。
韦平家好学,阴马世称贤。
官用才能进,恩非雨露偏。
想闻河润远,封略帝畿连。

与乐道约会超化寺比至乐道以疾先归途中有诗

宋代 司马光

颠毛种种齿浮摇,屈指交游渐寂寥。
时较半朝非是晚,路无数里不为遥。
子猷垂到复归去,安道虽知未易邀。
古寺徘徊久东望,青春云日冷萧萧。

送丁正臣通判复州

宋代 司马光

得失固有命,世人空自劳。冬温少霜雪,松短没蓬蒿。

孤宦千里远,荣名一旦高。回看碌碌者,太华与秋毫。

谏院题名记

宋代 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於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送史馆唐祠部

宋代 司马光

豪杰争唐鹿,江南号富强。明时虽混一,馀俗尚彫伤。

税版诛求急,词曹牒诉忙。皇心悯颓弊,使节付才良。

贫吏先投绂,奸民尽越乡。闾阎无插笔,田亩有栖粮。

汉阁归期阔,隋河去驿长。风高片帆疾,钲鼓入秋光。

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宋代 司马光

洛邑牡丹天下最,西南土沃得春多。
一城奇品推安国,四面名园接月波。
山相著书称上药,翰林弄笔作新歌。
人间朱粉无因学,浪把菱花百遍磨。

正月二十四日夜雪

宋代 司马光

叠瓦浮轻雪,参差粉画难。
苦欺初变柳,故压未生兰。
夜色微分白,春容不受寒。
即为花卉夺,犹得暂从看。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十

宋代 司马光

何处初寒好,初寒福善居。长宵对灯火,满室聚诗书。

暂息登山屐,休脂下泽车。所安容膝地,何必更多馀。

寿安杂诗十行·灵山寺

宋代 司马光

神林兴尽谋早归,草间露裛行径微。
忽思灵山去不远,马行欲东还向西。
垂鞭纵辔寻山足,洛水逶迤过数曲。
渐闻林下飞泉鸣,未到已觉神骨清。
入门拂去衣上土,先爱娑罗阴满庭。
庭下双渠走清澈,罗縠成纹日光徹。
寒声淅沥入肝髓,乱影飘萧动毛发。
寺僧引我观泉源,堂乐周回百步宽。
碧颇梨色湛无度,想像必有虬龙蟠。
泉南高山名凤翅,宛转包泉张远势。
岸旁修竹逾万竿,飒飒长含风雨气。
寺门下望情豁然,桑柘纷披满一川。
嵩高女几列左右,王屋大行来掌前。
昔为孔氏悬泉庄,岩洞犹存荆棘荒。
到今其下多怪石,熊蹲豹护争轩昂。
嗟予归来苦不早,汩没朝市行欲老。
扪萝蹑屣须数游,筋力支离难自保。

独乐园二首 其一

宋代 司马光

独乐园中客,朝朝常闭门。端居无一事,今日又黄昏。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水鸭

宋代 司马光

缡縰出短蒲,毰毸浴清水。物忌太鲜明,何妨染泥滓。

杏解嘲

宋代 司马光

造物本非我,荣枯那足言。
但余良干在,何必艳花繁。
壮丽华林苑,欢娱梓泽园。
芳菲如可采,岂得待君轩。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宋代 司马光

徐公精笔老生神,石刻犹能妙夺真。
几为通书翻丧宝,愈令好事惜传人。
锋鋩半折犹能健,圭璧微瑕自足珍。
直使尽随如意碎,石家玉树未全贫。

南湖二首

宋代 司马光

宋都南野水,花柳媚名园。
鸟起沙留迹,鱼惊浪结痕。
朱桥通别岛,白路出荒村。
城邑虽云迩,常无车马喧。

送入为闽宰

宋代 司马光

万里东瓯外,溪山秀出群。
乡人皆嗜学,太守复工文。
正用兹良化,居无牒诉纷。
谁云远京国,佳政日相闻。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宋代 司马光

汉家太守治才高,楚国山种气象豪。
旗旆逶迤蟠梦泽,楼船贔屭压江涛。
雄名谁复知宣武,遗爱犹应礼叔敖。
何必三年求奏计,诏书朝夕赐金褒。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宋代 司马光

岭上双流水,犹知会合时。
行人过於此,那得不相思。

居洛初夏作

宋代 司马光

四朋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随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