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晨暮响寒泉,飞轮驶风转。士饱气益振,轻与先零战。
送谢都官知光化军
送张少卿学士知洪州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闰馀春意早,卉木先有思。嘤嘤群鸟翔,东西各求类。
伊予忝谏垣,动息抱忧悸。衮职旷不补,言责真可畏。
况复禁过从,陋巷若囚系。茅茨庇风雨,偏隘无馀地。
时于坏垣隙,历历生新荠。君侯乃比邻,跬步难自致。
常思去岁初,西轩学歌吹。座客皆故人,欢笑无拘忌。
平生不喜酒,是日成烂醉。岂言长揖归,良会难再值。
东风忽复来,时华一何驶。丛竹固无恙,夭桃作花异。
朝廷正清明,讵肯容窃位。何当遂废放,欢饮还自恣。
寄题兴州晁都官
名郎游胜地,心迹继风流。昔为题诗著,今因好事修。
四山相照映,五马屡淹留。想见波光净,依然一片秋。
送皇甫寺丞
南山三辅剧,百里古诸侯。谁为弦歌小,不分宵旰忧。
烟横辋川暝,云照武关秋。安得无羁束,从君一纵游。
日横墓
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六 延利渠
枝分清浅流,纵横贯城市。还如恩在人,润泽无终既。
送冷金笺与兴宗
题太原能判杨郎中新买水北园
送孟著作知济阴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景仁次道中首兴宗完秉国如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 其三
凉风正萧瑟,好月复徘徊。幽兴眇不尽,芳樽时一开。
馀英盖红叶,坠露湿苍苔。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
八月十五日夜宿南园怀王君贶
昔公在洛师,未尝弃嘉节。今宵秋半分,空羡西园月。
天色湛澄清,风声冷骚屑。笑言不可亲,引领望金阙。
赖有箧中诗,端居数披阅。
资善堂宴饯应诏
士论归清德,皇心重老成。陈谟侍经席,得谢解尘缨。
坐密金章并,行徐玉醴清。都门昔供帐,疏傅未为荣。
送瀛州签判苏秘丞
送宋郎中知凤翔府
昔解陈仓印,于今二十秋。双凫久东上,五马重西游。
铙骑行关外,壶浆拥道周。民心已化服,条教不更修。
又七言
致政杨侍郎挽歌二首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去岁与东郡幕府诸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今冬罢归京邑怅然有 ...
钓鱼有感 其二
延安道中作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八 芙蕖轩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三
兴宗许菊久之未得
吕禄庙
洛阳少年行
送李尉以监丞致仕归闽中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芙蕖轩
送二同年使北 李公素
瞻彼南山诗 其四
酬安之谢光兄弟见过
杨白华
春贴子词 夫人阁四首 其一
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梅圣俞挽歌二首 其一
伫月亭
探化桥
送高陟归金陵
饮吴之才家
独步至洛滨
又和秋怀
喜孙器这来自共城
和君锡雪后招探春 其一
辞坟
吴冲卿直舍净士安画墨竹歌
景福东厢诗·未开木芙蓉
御筵送李宣徽知真定府
秋雨新霁游水北马上偶成
齐山诗呈王学士
八月十五日夜陪留守宣徽登西楼值雨待月久不见
别韵一首
光诗首句云饱食复间眠成二章·间眠
上元书怀
独乐园二首 其一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其一
赠河中通判朱郎中
寄赠致仕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送吴辨叔大名司户 其一
静夜
兴宗南园草盛不翦仆过而爱这诗以赠
晚晖亭
赠清衍
送药栽与安之
同次道陪晏琼林
留别东郡诸僚友 其一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其二
乐轩
得菊并诗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三 呈景仁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赠吴之才
雪霁登普贤阁
重九日忆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