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九 惜花亭
春意复蹉蛇,园林日愁寂。枝边绿阴重,砌下红英积。
兹亭花最繁,飘零尤可惜。
数日不至后圃今晚偶来芳物都尽率然成诗
送伊阙王大夫歌
又击毬
肃奉乘轺命,仍陪戏马游。朋分初迥出,势合复相收。
顾盼华星激,萦回紫电流。良因重嘉好,礼接使臣优。
题太原能判杨郎中新买水北园
静夜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楚江白逶迤,楚山碧参差。玉炊稻粒长,缕切鱼腴肥。
羡君尽室行,飘然无所羁。伐竹营茅茨,种橘为藩篱。
荒坡无四垣,但以荷塘围。官虽朝大夫,身世已相遗。
野老坐争席,林叟谈忘归。犹嫌沮溺徒,名字为人知。
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亲诸公所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其一
耆老承风旧,丝纶锡命新。展禽安屡黜,原宪乐常贫。
执志穷通壹,论交表里真。但祈深自重,膏泽望斯民。
送李尉以监丞致仕归闽中
行行歌式微,浩叹返荆扉。却著登山屐,尽焚趋府衣。
溪清鱼影乱,竹闇笋牙肥。应悔浮名误,空将白发归。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括苍石屏
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苍山。括苍道里远,致此良亦难。
层崖万仞馀,腾出浮云端。吴儿采石时,萝蔓愁攀缘。
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置之坐席旁,清风常在颜。
愿君善藏蓄,永日供馀闲。慎勿示要人,坐致求者繁。
将使括苍民,吁嗟山谷间。
秋夜望月
送师道知长溪朋友因归省觐省
送李祠部知滑州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三
何处初寒好,初寒洛水桥。沙痕水清浅,风叶柳萧条。
关塞长涂直,嵩丘倒影遥。凤楼虽在北,车马不尘嚣。
晚春病起呈择之治臣
晚食菊羹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苇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王殿丞
同子骏题和乐亭
送雷章秘丞知芮城
和君贶暮秋四日登石家寺阁晓泛洛舟 登阁
和公廙喜雪
王金吾北园
吕宣徽挽歌二首 其一
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
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独乐园七咏 采药圃
送张学士两浙提点刑狱
又和雪
送何万下第归蜀二首
又寄题陟屺寺
柳枝词十三首 其九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投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一 扫枣好草倒
送赵书记之官华州
和家兄喜晴用安之韵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同次道陪晏琼林
送周密学真定安扶使
酬邻几问不饮栽菊
田子方教育子击
边将 其三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上巳日与太学诸同舍饮王都尉园
御筵送李宣徽知真定府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寿安杂诗十首·寿安杂诗十首·喷玉泉
送二同年使北 李公素
洛阳少年行
伫月亭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送聂秘丞 其二
友人楚孟德过余纵言及神仙余谓之无孟德谓之
泉水诗送吴都官分司归知州
致政邵少卿挽词
之美访及不获展奉以诗为谢
八月十王日夜寄友人
送二同年使北·吕济叔
看花四绝句 其三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其二
赠河中通判朱郎中
读汉武帝纪
九日怀聂之美 其二
咏史三
送史馆唐祠部
送李尉以监丞致仁归闽中
晚秋洛中思归东园
送郑推官 其二
又七言
送吴辨叔大名司户 其二
送向防禦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其三
射堋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送宋郎中知凤翔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