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一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一

宋代 司马光

夜色槐阴重,雨声官舍寒。野农安敢问,环堵未能完。

尽日流云度,何时大块乾。正愁开霁晚,霜雾满红栏。

诗人司马光的古诗

辞坟

宋代 司马光

十年一展墓,旬浃复东旋。岂负襁褓爱,横遭章绶缠。

更来知几日,遗恨恐终天。恸哭出松径,悲风为飒然。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宋代 司马光

雾晓铜鱼跃,霜寒阊阖开。
哀声际海发,灵仗拂天来。
虽寝严虚位,重阍阍夜台。
柏城空有路,无复属车回。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其二

宋代 司马光

八水三川路渺茫,翠微深处白云乡。目■懒拭如松液,领发频抓似栗房。

林壑不嫌无用物,形骸难入少年场。缘苔蹑蔓知多少,千里归来屐齿苍。

答刘原父贺

宋代 司马光

东郭先生履半穿,禦冬深愧主人贤。应怜道上雪欲积,意使炉中灰复然。

曲糵暗添寒酒力,图书共免湿薪烟。茅斋斗似饶光彩,客至何忧腊后天。

南园杂诗六首·不寐

宋代 司马光

长年睡益少,气耗非神清。
昨朝多啜茶,况以思虑并。
中烦枕屡移,殿转何时明。
苏秦六国印,力取鸿毛轻。
白圭万金产,运智立可营,
如何五更梦,百万终不成。

洛阳少年行

宋代 司马光

铜驼陌上桃花红,洛阳无处无春风。
青丝结尾连钱骢,相从射猎北邙东。
东鞭纵镝未云毕,青山围围载红日。
云分电散无影迹,黄鸡示鸣已复出。

庆历七年祀南郊礼毕贺赦

宋代 司马光

雷鼓千通破大幽,天开狱钥纵累囚。
驿书散出先飞鸟,一日恩流四百州。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宋代 司马光

公厨敕许酿芳樽,屡唤宾朋醉后园。
谑浪略无名位间,谁人知道太师尊。

送文慧师归眉山

宋代 司马光

至人心如云,去住叭所适。
飘摇涉四海,岂复校喧寂。
朅来王城游,红尘暖晨夕。
忽思还故峰,不可留宿昔。
离合毕自然,於何寄驭戚。
从兹坐林下,白首傲泉石。
山鸟集掌中,巴猿侍瓶锡。
寺前烟蔓深,何处求行迹。

送祖择这守陕

宋代 司马光

声教空岩穴,夫君集帝庭。
辞华动丹扆,光价塞青冥。
俊德华推毂,荣涂易建瓴。
陆离寒水玉,磊落曙天星。
得丧谁先识,艰虞困屡经。
蹉跎渥洼足,漂泊凤凰翎。
粉署疏恩纪,甘棠寄典刑。
仁风思布沪,疲俗待绥宁。
贱子良多愧,余光每乞灵。
题名聊士版,占籍备民丁。
种种颠毛白,萧萧垄柏青。
陌头瞻皂盖,独立涕飘零。

送田校理

宋代 司马光

铨筦萃贤豪,夫君主剧曹。长才沛馀裕,众论蔚推高。

逮此分符贵,知无顿刃劳。公卿如有缺,不独赐金褒。

同君倚过圣俞

宋代 司马光

王畿一古枢,簿领日填积。
自非奉朝请,九衢未尝识。
今北到东城,胥靡暂逃役。
近指圣俞居,安能不往觌。
一室静萧然,昏碑帖古壁。
叩阶读新诗,迷闇得指括。
笑言殊未足,黯然日半夕。
呼马小归涂,灯火已历历。
又知几何时,更有重来迹。

送入为闽宰

宋代 司马光

万里东瓯外,溪山秀出群。
乡人皆嗜学,太守复工文。
正用兹良化,居无牒诉纷。
谁云远京国,佳政日相闻。

春贴子词 夫人阁四首 其一

宋代 司马光

壁带非烟润,金铺霁景鲜。绣功添采缕,和气入繁弦。

杨白华

宋代 司马光

劝君勿嫌杨花太轻薄,篱下沟中纷漠漠。
翠鬟婢子不胜愁,扫尽还飞满朱阁。
晚来风雨送行春,天无游丝地无尘。
雪狂絮乱安可得,孤树青青愁杀人。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三

宋代 司马光

荷底清涟照绮罗,长安公子旧情多。踌躇不去知君意,重唱吴音白纻歌。

吕宣徽挽歌二首 其一

宋代 司马光

奕世台衡贵,盈门绂冕荣。遐方流惠化,殊俗詟威声。

宥密资忠力,安平寄老成。遽骑箕尾去,何以慰苍生。

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宋代 司马光

芳菲触目已萧然,独著金衣奉老仙。
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

秋日寄山中友人

宋代 司马光

昨夜听秋风,霜崖几树红。
心随新雁去,宛至碧豀东。
对主搜渔钓,林岩今已空。
胡为执高节,憔翠久山中。

送酒与范尧夫

宋代 司马光

红樱零落杏花开,春物相催次第来。
莫作林间独醒客,任从花笑玉山颓。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