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稚金避老火,暑势尤骄盈。朱光烁厚地,万叶焦无声。
夫子久倦游,得郡为亲荣。束装待驺吏,归期殊未成。
埃沙塞广陌,蓬藋拥前楹。出处两不惬,孤坐心烦萦。
何时惊飙来,扫荡天地清。郊墟草树疏,千骑从双旌。
飘飖若神仙,皂盖西南征。离群讵几时,岂不怀友生。
有意肯相过,不妨巾屦并。官舍稍虚凉,愧无殽酒迎。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赐之以诗谨依韵酬和
皇华将命得人难,专对非才辄自言。幸免驱车涉沙漠,尚容载笔侍宣温。
不唯羞屈穹庐膝,无奈常游魏阙魂。衮职区区未能补,何时馀论奉清樽。
晚秋洛中思归东园
读颍公清风集 其三
佳城郁郁閟英灵,幸有文章见典型。开卷未终双袖湿,目前彷佛对渊庭。
独乐园七题·钓鱼庵
夏日西斋书事
送祖择这守陕
送吴耿先生
儒服若烟海,几人潜圣心。难才成自昔,贱学况于今。
夫子才神解,明时何陆沉。大羹无和味,至乐寡知音。
磳磴貂裘弊,飘萧鹤发侵。游秦不得意,思越动长吟。
甑米难求玉,经囊益少金。拂衣谢宾友,纵棹指云岑。
积叶迷幽径,荒藤络旧林。涧猿惊重至,野老喜相寻。
山色犹当户,弦声不变琴。人生贵适意,何必慕华簪。
送王殿丞
畴昔侍严亲,俱为綵服人。游兰已多益,得桂复同春。
风树悲欢异,萍波聚散频。峡中尽遗事,何处不沾巾。
咏史 其三
春风三阁上,珠翠日纷纷。乐饮陶江月,清歌遏海云。
醉中失陈国,梦里入隋军。玉树庭花曲,凄凉不可闻。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其三
荷底清涟照绮罗,长安公子旧情多。踌躇不去知君意,重唱吴音白纻歌。
南园杂诗六首·不寐
塞上 其四
剑客苍鹰队,将军白虎牙。分兵逻圁水,纵骑猎鸣沙。
浪有书藏袖,难凭信达家。不堪闻晓角,吹尽落梅花。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其二
卤簿去悠悠,西郊乱叶秋。旐翻寒日薄,笳咽断云愁。
吊客门飞鹤,佳城山卧牛。灵车今不返,洧水日东流。
和伯常自郢州见寄
西郊去岁揖行人,柳暗花浓又一春。坐想高风清入骨,沉吟佳句健生神。
潺湲杳霭烟波古,散诞逍遥兴趣新。应笑洛阳车马道,缁衣未免化红尘。
送冲卿通判河中府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二
铭旌远明灭,骑吹去低昂。三鼎功名大,重泉日月长。
鹤飞来吊客,牛卧卜连冈。车马还城郭,悲风满白杨。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七 凉□
□□□□□,□□□□□。清风满四境,岂独华榱下。
不若楚台人,披襟独萧洒。
又代孙检讨作二首
独步至洛滨
咏寒士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独乐园七咏 采药圃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送赵殿孙归成都
太博同年叶兄纾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
送丁正臣知蔡州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一 扫枣好草倒
春贴子词 其三
运使虞部按行洛西诸县因游所过名山有诗百余
送物寺丞赴辟秦州判官
叠石溪 其一
过故洛阳城
钓鱼有感 其二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送仲更归泽州
看花四绝句 其三
送惠思归钱塘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送李尉以监丞致仕归闽中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和明叔九日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缚虎图
宋相国挽辞二首
送王待制知陕府
送皇甫寺丞知蓝田县
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 其二
瘿盆
八月十王日夜寄友人
送草伯镇知湖州
送酒与范尧夫
同君倚过圣俞
送周寺丞知落南
寄题傅钦之济源别业
重经车輞谷
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梅花三首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流泉
谒三门禹祠
臧郎中挽歌二首
光顷为诸生常受经于钱丈学赋于张丈今乃叨忝同为侍臣蒙钱丈置酒张 ...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去岁与东郡幕府诸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今冬罢归京邑怅然有 ...
和端式十题 其四 渔洲火
田子方教育子击
依韵和促庶省壁画山水
送李学士使北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送郑推官 其二
同子难题和乐亭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喷玉潭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招子骏尧夫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送向防禦
晚行后园见菊戏宜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