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夙昔游清贯,时流籍重名。雠书石渠秘,视草玉堂荣。
吉兆虚三鳝,凶期告两楹。子云思故国,坟树必西倾。
应天院朝拜回呈景仁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三
大吕功名重,鸿毛轩冕轻。闲居客愈盛,暂出市皆倾。
溟海涵容大,龙门谒见荣。谦光俨在目,恸哭望佳城。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寄题兴州晁都官
名郎游胜地,心迹继风流。昔为题诗著,今因好事修。
四山相照映,五马屡淹留。想见波光净,依然一片秋。
御宴送李宣徽
匈奴旧畏李将军,今日重来几代孙。旗尾飘扬山烧裂,马几腾踏塞尘昏。
降王稽颡朝南阙,天子垂衣御北门。幕府事闲刁斗静,碧潭佳景日开樽。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送向防御知陈州
相国广平文简程公挽歌二首
贻宋四行简迪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自渑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
送云卿知卫州
送酒与范尧夫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四
宝胜金幡巧斗功,綵花蜡燕飏和风。玉盘翠苣映红蓼,捧案朝来献两宫。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望远云凝岫,妆馀黛散钿。缥囊承晓露,翠盖拂秋烟。
响慕非葵比,彫零在槿先。才供少顷玩,空废日高眠。
柏梯寺
凿石开蹊峻,登崖置阁危。笑谈空谷应,步武白云随。
众壑如翻浪,邻州若布棋。何当遂栖隐,身世两相遗。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东阁樽罍招共饮,后房罗绮约同观。既无蓟子分身术,须欠车公一座欢。
游三门开化寺
日横墓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二 投圣俞
圣俞精为诗,坚重比白玉。至宝识之希,未必谐众目。
应辰宝高风,跂耸自西蜀。平生未相识,歉歉不自足。
薄游困京师,旅食止脱粟。得官当入秦,行李未结束。
先求圣俞门,执贽请所欲。九衢季冬月,风沙正惨黩。
羸马惮远行,毛鬣寒瑟缩。旅拒不肯前,一步九刺蹙。
饥童袖拥口,手足尽皲瘃。论诗久未出,窃骂怨满腹。
归来面扬扬,气若饫粱肉。累累数十字,疏淡不满幅。
自谓获至珍,呼儿谨藏蓄。长安十五驿,重复问川陆。
置诗怀袖间,勌懑辄披读。高吟桑野阔,目瞑即投宿。
自可忘羁愁,行瞻灞陵曲。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再和伯常见寄
喜张圣民得登州
又和秋怀
重经车輞谷
和潞公与昌言正叔游独乐园徘徊久之主人不至
延安道中作
送孟仲习宜君令
送张太博知岳州
送冷金笺与兴宗
独步至洛滨 其二
送五太祝知伊阙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二
陪子华燕醮厅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贻夸者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水鸭
春贴子词 其六
三月二十五日安之以诗二绝见招作真率会光以
再和秉国约游石淙
晚归书室呈群倚
小诗招僚友晚游后园二首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庄
张元常挽歌二首
清风台
喜圣民得登州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
招子骏尧夫
酬尧夫招看牡丹 其一
饮吴之才家
送华亭沈主簿
送伯淳监汝州酒
忆庞之道
又寄献
归田诗 其二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二
喜雨八韵呈明叔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
送冯状元归鄂州
寄题钱君倚明州重修众乐亭
八月十五日夜陪留守宣徽登西楼值雨待月久不见
野轩
送朱校理知潍州
送祖择之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其二
钓鱼有感 其一
送张秘校知分宁
致政邵少卿挽词
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送杨秘丞通判扬州
题杨中正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怀素书
送光禄王卿致仕归荆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晚食菊羹
光诗首句云饱食复间眠成二章·间眠
送丁正臣通判复州
九日怀聂之美 其二
送昌言宿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