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九
矮帽长绦紫縠衫,朱门深静似重岩。莫言永日浑无事,种药移花一一监。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
小诗招僚友晚游后园二首
梅圣俞挽歌二首
送晁校理
鸡犬相闻桑柘春,风光明润帝乡邻。群峰斜转太行角,万谷同趋马颊津。
簪组倾都邀别袂,壶浆满路候行尘。非君厌薄承明直,天子方今重治人。
三月晦日登丰州故城
谒三门禹祠
普明寺荷塘上置酒
梅花三首
再呈宜甫
宣徽使河东经略使郑文肃公挽歌二首
和运使舍人北园饯别行憩三交僧舍冒雪宿百井关见寄
骊驹北上雪孱颜,韊矢前驱度汉关。僧室松杉清照眼,驿亭烟火迥依山。
马衔边草枯犹瘦,雁怯胡云冷未还。贱子不须回首问,鬓毛萧飒簿书间。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忆庞之道
早春 其二
璿霄转斗车,春意逼梅花。熟寐侵街鼓,闲情到酒家。
晴阳浮地末,寒色敛天涯。归雁空馀迹,朝来印浦沙。
送晁秘丞
少傅名德重,蔚然人物师。群孙满丹穴,嘉瑞尽长离。
勿叹毛羽短,已惊文采奇。勉哉勤志业,馀庆未应衰。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其二
素发青眸七十馀,未尝游学只安居。旁无几杖身轻健,应为心闲得自如。
和昌言官舍十题·蜀葵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缚虎图
孙生非画师,趣尚颇奇伟。为人少谐合,不肯畜妻子。
时时入深山,信足动百里。萧然坐盘石,尽日曾不起。
精心忽有得,纵笔何恢诡。万象皆自然,神工相表里。
流传落人间,万金易寸纸。君家缚虎图,用意尤精致。
虽云锁纽牢,观者犹披靡。昔闻刘纲妻,制虎如犬豕。
系之床脚间,垂头受鞭箠。孙生傥未见,画此亦何理。
明知非世人,羽化实不死。愿君佗日归,置之成都市。
必有乘槎人,庶几能辨此。
寿安杂诗十行·灵山寺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首夏二章呈诸邻
送呈班叔大名司户
送高陟归金陵
寄赠致仕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庄
又寄
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
陪张龙图南湖暑饮
柳枝词十三首 其九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
晚归书室呈群倚
送李侍郎西京留台
员村坂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之美举进士寓京师范此诗寄之
用前韵再呈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五
送李祠部知滑州
八月十五日夜寄友人
送郑推官 其二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 其二 静坐
送昌言宿州
园樱伤老也 其三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九 惜花亭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十四日小园置茶招宗圣应之皆辞以醉为诗赠之
和陈殿丞芍药
资善堂宴饯应诏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同子骏题和乐亭
双井茶寄赠景仁
送草伯镇知湖州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怀素书
送周密学
又书一绝戏呈
孟尝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其二 舟中夜坐
再和秉国约游石淙
兴宗南园草盛不剪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
送祖择之
和君贶清明与上巳同日泛舟洛川十韵
独乐园七咏 采药圃
苏才翁子美有赠扶沟白鹤观黄道士诗纪于屋壁
寄郑县史令千之 其一
又和秋怀
送何万下第归蜀 其二
同子难题和乐亭
送孟著作知济阴
游三门开化寺
赏花钓鱼二首 其二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 其一
秋日登观信亭
送聂之美任鸡泽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