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三
脍肉纷银缕,兰芽蔟紫茸。太官遵旧俗,岁岁与今同。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赠河中通判朱郎中
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案前官烛堕花频,满目高文妙入神。勇气先登势无敌,巧心后发语尤新。
好贤何啻三薰贵,求宝方知百汰真。愚鲁自非凭骥发,昆山千里到无因。
送王书记之官永兴
寄题钱君倚明州重修众乐亭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其二
千骑拥朱轓,青霞昼绣还。复寻题柱迹,重过弃繻关。
晓栈流云湿,秋湖脱叶殷。久游今得意,真不愧江山。
清风台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静坐
三军行
赤光满面唇激朱,虬须虎颡三十馀。腰垂金印结紫绶,诸三不敢过庭除。
羽林精卒二十万,注听钲鼓观麾旟。肥牛百头酒万石,烂漫一日供欢娱。
自言不喜读兵法,智略何必求孙吴。贺兰山前烽火满,谁令小虏骄慢延须臾。
闲中有富贵
赠清衍
我厌俗缘苦,空为薄宦牵。如师真达者,于世亦超然。
敝笠冲尘陌,寒云拥雪天。崎岖远相顾,深愧此心专。
瘿盆
之美访及不获展奉以诗为谢
虞帝
送史馆唐祠部江南西路转运使
夏日西斋书事
送张太博知岳州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罗郎中官勾玉局观
首夏二章呈诸邻 其二
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一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 其二 静坐
寿安杂诗十首·永济渡二首
又和惜春谣
钓鱼有感 其一
资善堂宴饯应诏
同僚有独游东园者小诗寄之三首
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倒良
和宋子才致仕后岁旦见赠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张元常挽歌二首
又和秋怀
和景仁琼林席上偶成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四 后牖有朽柳
送醴与子才
忝职谏垣日负忧畏缅思云夫处士老兄萧然物外
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和明叔九日
送刘观察知洺州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二
南园杂诗六首·不寐
送二同年使北 吕济叔
吴冲卿直舍净士安画墨竹歌
送昌言舍人得告还蜀三首 其一
夷齐
寄题洪州慈济师西轩
谢兴宗惠草虫扇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六 延利渠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五 静斋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七 缘云轩
杕柏寄傅钦之 其三
寒食御筵口号二首 其一
早春寄景仁 其一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谒三门禹祠 其二
睢阳五老图
送丁正臣通判复州
赏花钓鱼二首
运使虞部按行洛西诸县因游所过名山有诗百余
光诗首句云饱食复间眠成二章·间眠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其一
登平陆北山回瞰陜城奉寄李八丈学士使君二十二韵
和潞公与昌言正叔游独乐园徘徊久之主人不至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送晁秘丞
五哀诗·晁大夫
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 其二
西溪公宴二首
普明寺荷塘上置酒
送李祠部知滑州
和陈殿丞芍药
送李侍郎西京留台
园樱伤老也
送华亭沈主簿
瞻彼南山
又和二月五日风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