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送贤良陈著作签书寿州判官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其三
东城丝网蹴红毬,北里琼楼唱石州。堪笑迂儒竹斋里,眼昏逼纸看蝇头。
郭氏园送张仲通出刺棣州
名园送嘉客,冠盖去倾朝。小雨尘微敛,馀寒酒易消。
雁归春近塞,日上海生潮。北道平如掌,东风五马骄。
之美举进士寓京师范此诗寄之
送宋郎中知凤翔瘵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赠清衍
我厌俗缘苦,空为薄宦牵。如师真达者,于世亦超然。
敝笠冲尘陌,寒云拥雪天。崎岖远相顾,深愧此心专。
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
又和来韵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
和人苇花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阁上新文卷,欲逢知已开。相思不能已,攲枕梦君来。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三
吴酿木兰春,红鲈白锦鳞。玉盘聊下箸,初识紫丝莼。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十
何处初寒好,初寒福善居。长宵对灯火,满室聚诗书。
暂息登山屐,休脂下泽车。所安容膝地,何必更多馀。
和运使舍人北园饯别行憩三交僧舍冒雪宿百井关见寄
骊驹北上雪孱颜,韊矢前驱度汉关。僧室松杉清照眼,驿亭烟火迥依山。
马衔边草枯犹瘦,雁怯胡云冷未还。贱子不须回首问,鬓毛萧飒簿书间。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芙蕖轩
答刘原父贺
东郭先生履半穿,禦冬深愧主人贤。应怜道上雪欲积,意使炉中灰复然。
曲糵暗添寒酒力,图书共免湿薪烟。茅斋斗似饶光彩,客至何忧腊后天。
居洛初夏作
和伯常自郢州见寄
西郊去岁揖行人,柳暗花浓又一春。坐想高风清入骨,沉吟佳句健生神。
潺湲杳霭烟波古,散诞逍遥兴趣新。应笑洛阳车马道,缁衣未免化红尘。
送杨秘丞通判扬州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酬邵尧夫见示安乐窝中打乖吟
醉
又和留题定襄驿
送师道知长溪朋友因归省觐省
上已日学诸同舍饮王都尉园
送李祠部知滑州
送聂之美任鸡泽令
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
寄题兴州晁都官
南园杂诗六首 修酴醾架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其二
喜景仁直秘阁
又和六日四老会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其一
和子渊元夕
中秋陪张龙图晏射堂初夕阴酒行顿解喜而成咏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二
题传灯录
钱子高挽歌二首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四
自渑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
探化桥
送孟仲习宜君令
宜甫东楼晚饮
又赠谓之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潮水 其一
柏梯寺
送张景淳知邵武军
五哀诗·屈平
首夏二章呈诸邻
咏寒士
文太师挽歌三首
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
同次道陪晏琼林
送祖择之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其二 舟中夜坐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 其一
又和游吴氏园二首
再和伯常见寄
贻夸者
夷齐
送史馆唐祠部
园樱伤老也
送王殿丞知眉山县
坐船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寄赠致仕
辞坟
和昌言官舍十题 其五 蜀葵
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双井茶寄赠景仁
送次道能判西京
张明叔兄弟雨中见弄水轩投壶财酒薄暮而散斗
八月十五日夜寄友人
送周密学真定安扶使
送文慧师归眉山
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送张太博知岳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