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二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二

明代 蓝仁

济世须豪杰,斯人老涧阿。别离知己少,辛苦著书多。

村晚收粳稻,天寒制芰荷。南山今夜月,谁听饭牛歌。

诗人蓝仁的古诗

齿落

明代 蓝仁

池草梦难成,风蝉断又鸣。衰年惟有睡,浮世自多惊。

映日携书近,分泉滴砚清。如何牙齿落,更欲较诗名。

阙雨

明代 蓝仁

云霓踪迹未全消,数日山中草木焦。徒有世人祠土梗,自无神力倒天瓢。

邻床并汲愁枯井,田舍相过叹槁苗。欲问天钧谁主宰,十年不听太平谣。

松菊轩杂咏后再赋假山一律

明代 蓝仁

儿曹暂得应门閒,叠石分泉作小山。碧草只疑行处尽,白云如在望中还。

四时花竹多生意,一日尘埃亦强颜。昨暮得书猿鹤侣,种来桂树已胜攀。

题清源游仙图

明代 蓝仁

海上神山只远闻,图中真景识清源。云开秋色连蓬岛,雨过春阴散石门。

应有仙人骑出虎,定无逋客恨啼猿。人间岁月头空白,安得流霞共一尊。

寄余复婴鍊师

明代 蓝仁

石鼓渡头呼钓船,幔亭峰下候真仙。川原雪霁浮春色,楼阁林深锁暮烟。

游市悬壶凡几日,还山服药又千年。月间旧隐金蟾迹,拟借丹炉煮石泉。

代简云松

明代 蓝仁

世事纷纷未息肩,鸡群鹤处尚翛然。故山可隐人将老,佳夕相思月再圆。

稚子久嗔陶令出,诸生休叹孝先眠。他时定有公车召,正及先生矍铄年。

赋梅杖 其三

明代 蓝仁

绿竹新栽节节方,老年与尔共行藏。游山鹿豕休相讶,倚壁蛟龙恐欲翔。

不用虚心随石转,自来直干拂云长。扶持莫问颠崖远,但愧微踪久雪霜。

寄毛伯善

明代 蓝仁

狂药勿相依,平生变是非。大呼将蹈刃,急走不披衣。

学仕斯难信,思亲或欲归。慇勤提耳诲,莫与圣贤违。

石村阻雪云松惠诗依韵奉答 其一

明代 蓝仁

清湖晴雪对莲峰,下有弦歌一亩宫。题得新诗寄茆屋,长松修竹共清风。

重题虚白道院

明代 蓝仁

吾弟再来人,弱龄志神仙。师事月间老,辛苦二十年。

丹书墨符月神鬼,白日青天致风雨。元阳真火分济人,不俾世间羸瘵苦。

西山松柏里,仙人有旧庐。白云长芝草,青霞护道书。

林居圜屋奠八卦,草衣木食参玄化。宴坐灵龟息渐微,空歌白鹤飞初夏。

青春三十功累成,名列丹台玉署深。蓬莱官府案行密,特遣仙者来中林。

瓢笠过门日当午,一语不合幡然去。杖藜挥袂风飘飘,回首云深不知处。

微言至理岂易逢,仙缘尚隔一尘中。前程怅望鸾凤远,遗蜕偶与蛇蝉同。

学仙求道难如此,拔宅徒劳慕刘许。我来抚景重兴怀,满林白石空延伫。

九日西庄怀弟

明代 蓝仁

衰年无力远登临,短杖扶持叩竹扃。
雨过林间双涧碧,云消天际一峰青。
黄花寂寞憎诗瘦,白发凄凉畏酒醒。
心把茱萸思骨肉,雁声孤起夕阳汀。

题方方壶风云高仙图

明代 蓝仁

仙人来往驭飙车,岂料遗踪入画图。林下曾逢骑一虎,云间常画度双凫。

千峰夜月箫声远,万里晴天剑影孤。未遂沧州瑶草愿,梦随飞佩过方壶。

再题南山别墅

明代 蓝仁

携家自爱鹿门耕,避世何须谷口名。黄菊正开扶短杖,白衣不口对空罂。

隔溪渔笛随风细,何处牛歌起月明。兄弟几人今只影,空搔短发愧馀生。

有感 其五

明代 蓝仁

鳏独须仁政,承宣待上官。更饶多病苦,那解百忧宽。

边郡书稀到,衣襟泪不乾。南人西北老,天远问应难。

次韵云松雪中二律 其二

明代 蓝仁

鹤发閒披曳履行,太虚素积自生明。人间失却黄尘路,天上移来白玉京。

孟老耽吟心独苦,袁安僵卧梦还清。南村拨冻寻春色,折得梅花寄远情。

次前韵饯张簿 其三

明代 蓝仁

三献无瑕白发疏,春风到处善嘘枯。一杯又唱阳关曲,五柳还寻栗里图。

秋思定随鸿共远,老颜真与鹤同癯。儿童赢得归舟快,囊里春衣典欲无。

赠张兼善

明代 蓝仁

赠人相识自平川,乂会松轩炙石泉。惆怅望云怀故旧,周流观世避英贤。

河图拟究成书际,羲易应参未画前。颇讶华山陈处士,白云深处至今眠。

赓张宗翰舟过武夷述怀 其二

明代 蓝仁

荒榛满目故儒宫,忆昔风雩乐趣同。年代已随川上水,文光无复斗间虹。

黄埃赤日遮平地,高石层阴起半空。昨暮维舟西渡口,濯缨犹胜抗尘容。

寄张云松

明代 蓝仁

关塞风尘暗,山林出处难。
生涯谋钓艇,世事笑儒冠。
有酒判长醉,无衣度苦寒。
南山有奇士,扣角夜漫漫。

送梨与云松

明代 蓝仁

百果称宗品最奇,餐冰咽雪食如饴。十年雨露栽培力,八月秋风采摘时。

登俎应知全味在,倾筐还动故人思。张公大谷犹多树,芜没中园久不治。

蓝仁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