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刘鹗
行旅清晨发,柴扉过夜扃。桑麻随地绿,苍藓上阶青。
威武存三略,词华本六经。圣门家法在,随意忆过庭。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
青山五亩园,随意茅三间。竹树发佳趣,好鸟鸣关关。
物情固自乐,聊得开我颜。长歌答天风,以永今夕閒。
闻新事
平原草木几无主,金谷楼台半是尘。已信齐桓能辅国,焉知陈胜足亡秦?
国家自昔明刑宪,天地由来有鬼神。太息渠侬终不悟,翛然吾自爱吾贫。
夜坐有感四首 其二
祸福当求已,行藏欲问天。干戈今更盛,涂炭愈堪怜。
痛恨储胥缺,何由郡国圆?恨无双羽翼,飞诉至尊前。
寄雄州太守谭元凯
幸际风云会,青云纵靶初。山川融间气,父子并司徒。
勋业千年在,金珠过眼虚。期君师卜式,庶可遂良图。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五
孟氏有三乐,其一无愧心。俯仰苟无愧,至乐不可任。
万化不得羁,超然众芳林。神仙甚非远,何必海上寻?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二
训练精兵捷若神,从渠百变日如云。向来诸葛今何似?青眼高歌独望君。
大明殿观元旦朝仪
云开日上黄金殿,地迥风鸣碧玉珂。虎豹关临仪仗肃,鱼龙海护俊良多。
霓裳按曲身轻举,天乐逢春律自和。鹓鹭陪班臣子事,观时且赋太平歌。
题刘养直南山书院三首 其三
胸中饱藏书,随地皆可屋。适意即为好,何必重乡曲?
岭南多梅即,亦足慰幽独。既免怀土讥,乔迁岂非福?
异时须昌刘,从君著芳族。
白雁
稻粱寒暑老营营,赢得秋霜满背明。夜月芦花空有影,江天雪暮但闻声。
鲜鲜固与常禽异,皦皦尤为俗眼惊。珍重素衣须自爱,缁尘近日满江城。
题渊泉二首 其二
其出源无穷,其积常有馀。不比沟浍雨,盈涸惟须臾。
幽深不可测,下有神龙居。持之作霖雨,以应当时需。
拟古七首 其二
疏食以当肉,缓步以当车。兹言深服膺,既稳仍且腴。
鄙哉弹铗君,惓惓志鱼舆。古人甚能言,适与吾心如。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九
失之要本无,既得乃固有。但知贫为常,未知贱者丑。
贫贱与得失,命矣果谁咎?万态森前陈,凝然袖吾手。
请君勿系驴
请君勿系驴,驴劣伤我树。树死不足悲,所悲种树苦。
矧兹初夏临,清阴绿如雨。亦解招凉吹,为我涤炎暑。
愿言共爱惜,相与保迟暮。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六
知耻斯不辱,知足常有馀。岂无负郭田?亦有堆床书。
春风茶新苗,雨过还当锄。准拟读书暇,茗饮甘如酥。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二
归来乎,古来圣人作春秋,始尊王室严诸侯。一辞初不待商偃,岿然古道灵光殿。
纲维名教世所难,初非凿空凌漶漫。二百四十馀年间,乱臣贼子俱汗颜。
归来乎,后世多不然,吾道秋叶枯。纸扇一破难再糊,种瓜冬实欺群儒,魏王反诮齐无珠。
纷纷似此不忍道,冠屦衣裳尽颠倒。苏秦六国相金印,园绮商岭饭芝草。
归来乎,不可留。山中木绵正堪裘,乘槎鼓枻湘江流,直欲下至沧海头。
白衣苍狗纷百变,蛇神牛鬼宁堪俦?归来乎,将安归师之所存,古今得丧奚须论。
有口不饮贪泉水,有眼但看南山云。尘埃风雨夘复酉,千载虚名一杯酒。
连山县尹吉文曾玉辉没于寇,购得其妻高丽娘子及子燕京驴,为收骨 ...
莽莽愁云度庾关,八千馀里到连山。英雄有骨天应相,得共妻儿一共还。
京师会维扬旧友次韵以谢
宵残明月老,不复少年心。最惜平山柳,今无一树阴。
雷塘春水满,海鹤暮云深。无限伤心事,因君发浩吟。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五
绿章夜奏玉皇家,八载奇勋信可誇。待得九重丹诏下,共君握手看梅花。
次颜子中都事韵
犹当相与守危关,自古忠臣铁作肝。非敢偷生忘故友,且须忍死报平安。
干戈荏苒情何极?礼乐隆平运未残。揽辔澄清当努力,诚心北望思漫漫。
寄黄州旧友四首 其一
后会未有期,岂意岁云变?不知百年间,正复能几见?
江湖北风多,水阔雁无便。此心剧悠悠,庭树空倚遍。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279篇诗文
南城门外书所见二首 其一
雪罢,小立二首 其一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三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一
题王棣诗卷后
韶州围城
题刘翀霄五世图
次舍侄尊谦韵三首 其三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三
题东山高卧图
铁马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一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一
题胡彬所藏乃祖澹庵书藁后二首 其二
香山永安寺二首 其二
题王志亮元帅草庵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三
城南饮归
过高氏十里庄
归来乎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七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五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二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四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七
为武宽则赋湖山
偶成二首 其二
寄友,为红巾破九江府
送诗僧泽天全归天竺
香山永安寺二首 其一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四
题许氏兰秀轩
岁除,水仙、梅、菊盛开,与鹏飞照磨饮于花间,赋之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
玉泉滔二首 其二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五
哭友兄陈养志二首 其二
独酌三首 其二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七
送胡宗性归武宁二首 其二
送孔与之赴乐安尉二首 其二
夜阑,再用前韵
题彭氏月池二首 其一
采莲女
题寄曹溪禅寺并东南山长老三首 其三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三
射虎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
拟古七首 其七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一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一
勉学者
岁晚书怀
答胡海翁、胡宗性重谒
中秋有感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一
拟古七首 其三
元旦,即事,录似鹏飞照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