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日山居即事

春日山居即事

明代 陈子升

篱落春风自满堂,荜门烟火近传觞。忽惊水面千文皱,亦觉山眉郊额长。

草绿远郊间赭白,花丛深树隐鹂黄。九州未纵淩云步,醉后行歌拾禹粮。

诗人陈子升的古诗

得钱牧斋宗伯书

明代 陈子升

吴江飞雪上梅枝,海曲人归积雨时。双泪正缘乌哺尽,尺书还为雁行悲。

生身金粟能深信,博物张华谬见知。远目不堪迷匹练,梦周今已觉吾衰。

春初答曾笃卿去年见赠之作

明代 陈子升

憔悴江潭赋卜居,半生裘马憺樵渔。同株已恨三荆别,环堵空垂五柳疏。

梁甫吟成孤管乐,建安才老减应徐。春风把臂光人胜,怀袖犹珍隔岁书。

丙午腊月羊城对雪

明代 陈子升

怪得年来事事殊,岭南飞雪旧时无。云凝不见三山黛,天漏争盛合浦珠。

野寺一僧烧榾柮,官街群马从氍毹。冲寒便欲还山问,糁到溪梅第几株。

巫山之阳香溪之阴明妃神女旧迹存焉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阏氏留汉月,芳草藉巫云。清怨独和胡,微辞因奉君。

溪萦香缥缈,台驻梦氤氲。不蹑风流迹,荒山空旧闻。

江涨雨甚浩然兴叹

明代 陈子升

白马涛方怒,苍梧云正流。临渊叹今雨,向若况先秋。

独閟江上阁,谁归天际舟。若为藏羽翼,深树拂鸣鸠。

后白燕

明代 陈子升

春风翻觉冶游非,公子西园遇亦稀。桃渡仅随团扇影,瑶池初媵婉罗归。

寒分玉塞难传语,月下银塘早振衣。正是江南花草杂,将军重幕慎教飞。

哭云淙兄

明代 陈子升

取义先申报国劳,师行将克绝号咷。一生心事苌弘碧,百粤经营头子涛。

眦裂旄头清露泣,身骑箕尾玉堂高。平生雁序曾师友,今日招魂尚读骚。

渔艇鸬鹚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烹鲤休惊尺素书,论功恰似赋芧狙。桃花源口同为业,莲叶江南识所如。

拂舞白鸠长祝噎,铙歌朱鹭亦称鱼。扁舟却笑鸱夷子,远听涛声避伍胥。

四失诗和徐文长韵 其三 失貂

明代 陈子升

潦倒风尘须发黄,生涯归问五仙羊。秺侯七叶还西汉,季子千金灰洛阳。

火鼠不灰凭造化,青蚨无种信空囊。美人几有襜褕赠,大醉吟诗雪到床。

春日山居即事

明代 陈子升

篱落春风自满堂,荜门烟火近传觞。忽惊水面千文皱,亦觉山眉郊额长。

草绿远郊间赭白,花丛深树隐鹂黄。九州未纵淩云步,醉后行歌拾禹粮。

秋江夜汎

明代 陈子升

秋光枫叶动,星转客帆孤。况复秋水至,安知秋夜徂。

牛渚袁宏月,鸱夷范蠡湖。裴褢无所似,空作水中凫。

四臣咏 其二 陈文恭献章

明代 陈子升

白沙溯洙泗,展副真儒名。应龙能屈信,天爵谢尊荣。

居楼符碧玉,及门尽豪英。遗范有馀仰,吟写胥神明。

稚子弄促织放书斋中秋夜增怀便成长句

明代 陈子升

湘帘不捲知秋色,中夜萧萧闻促织。开笼稚子戏方阑,闭户先生听不得。

仆本雕虫应律鸣,谁家懒妇及秋惊。回旋秦锦教成字,摇落豳风别有名。

此日银河看渡鹊,此时芳醑失听莺。爽籁遥吹蠮螉塞,寒砧不捣凤凰城。

狭室青灯隔虚旷,满床缃帙犹无恙。歌舞人矜却月楼,诗书婢笑扶风帐。

邺客追游息雀声,刘郎起舞悬鸡唱。那堪唧唧近床头,那遣迢迢翻枕上。

春鸟秋虫岁岁听,每怜蟾兔晃中庭。何事芸香辟仙蠹,漫将纨扇扑流萤。

感遇十八首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箪食奔窭人,金珠竞王公。膻蚁还相慕,小大胡雌失。

窃钩干国禁,三晋为周容。得失如循环,君看塞上翁。

方悟老氏贵,栖心在虚冲。

礼诵后作寄道侣

明代 陈子升

十年伤白发,万虑息金经。春鸟鸣鱼梵,天花落草亭。

高堂嗟见背,大块实劳形。为寄潮音去,宗风满塔铃。

甲辰小除夕作

明代 陈子升

零落黄门欻白头,几年萍梗泛沧洲。结交悔作四公子,学佛思随五比丘。

穹室烟深归祀灶,金银云起去登楼。明春未得避喧计,空负晓林黄栗留。

楚云台

明代 陈子升

昔贤期友地,风义一何深。云岂浮车盖,台非市骏金。

惟将素心合,不作白头吟。吾与二三子,欣然共入林。

四愁 其四

明代 陈子升

我所思兮在剑津,高歌起舞四愁新。河梁共上还携手,秘阁曾跻阴洁身。

秋月光阴连碧草,雄风飘举托青蘋。杜陵同谷哀无数,山雪林猿忽过春。

四失诗和徐文长韵 其一 失书

明代 陈子升

五车书备隐囊提,一自东游锁舍西。踏踏官街翻积叶,编编私印绝缄泥。

都无关尹逢牛驾,自合庄生惜马蹄。安得结绳归混沌,便便鼓腹树阴低。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一 有所思

明代 陈子升

贱妾对流萤,良人备北庭。金闺淹日月,沙碛动风霆。

去梦萦蛛网,归书暗雁翎。君恩治第否,天末不遑宁。

陈子升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