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予居客馆争人养白鹇又有持山鸡至并置笼中山鸡斗击白鹇损其毛羽予怜之劝争人斥去山鸡因为白鹇作感激之辞

予居客馆争人养白鹇又有持山鸡至并置笼中山鸡斗击白鹇损其毛羽予怜之劝争人斥去山鸡因为白鹇作感激之辞

明代 陈子升

佳哉双白鹇,笼养君轩墀。雄者能知白,黑者能守雌。

自违林薮愿,戢羽感恩私。不争鸡鹜食,仍惜凤凰枝。

殊族逞嘴距,欻来将我欺。非赖有心人,安能脱羁危。

三谢争宾意,永怀云峤期。

诗人陈子升的古诗

任公祀名宦祠

明代 陈子升

异朝犹仰大夫贤,往昔曾闻父老传。风宪直能戡日本,外台偏肯有中涓。

开藩预有三槐兆,带印兼为五穗仙。今日孙曾修俎豆,海南新荐大鱼鲜。

咏怀古迹五首 其二 台岭

明代 陈子升

辛壬癸甲出关回,行路虽难歌莫哀。敝舍亦劳千里望,中原只透一门开。

伤心逆旅通行李,屈指将军有姓梅。风度楼前融朔雪,大唐今数曲江才。

黄石公祠

明代 陈子升

素书传孺子,黄石是吾师。何事谷城道,披榛寻古祠。

风生雕虎啸,日落蹇驴疲。济北遥遥去,鸡鸣何处期。

宿城西与麦盛际

明代 陈子升

杠门新一出,听尔话汾州。远梦断山驿,冷烟生海楼。

得僮吴语变,开箧汉碑留。莫恨田方老,还应教魏侯。

厓门吊古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舟中劝学非迂阔,纵有孙吴可奈何。实异处堂安燕雀,虚言梁海有鼋鼍。

枢衡并拥慈元殿,柴市遥闻正气歌。千古兴亡问穷海,几时还见不扬波。

四臣咏 其一 丘文庄浚

明代 陈子升

琼台峙海曲,博奥穷寰宇。史文繁复系,经义衍犹补。

论道殊耻今,多艺亦侔古。微特崇文朝,星云灿可睹。

示美斯侄

明代 陈子升

萧然无旧业,亦可赋新诗。燕筑座间击,奚囊杖后随。

云霄劳梦想,湖海引心期。不见寒梅树,繁花雪满枝。

立春日社集学小庾体限韵

明代 陈子升

览岁玑衡政,陈书钟鼎文。囊锥休踢嬲,杯酒且殷勤。

金门牛马走,丹穴凤鸾群。海观卑测蠡,雷声辨聚蚊。

山形迷七圣,涛气溢三军。柳枝低艳曲,桃花入舞裙。

文豹藏深雾,斑骓蹴白云。花风殊缱绻,灯月又纷纭。

蒸民思帝力,詹尹溯皇坟。立春观笑语,行年务见闻。

不教荆璞刖,谁令鲁璧焚。此时同越祝,今日便逢君。

为屈翁山悼妻华姜王氏

明代 陈子升

朱弦弹罢凤凰飞,金缕空销蛱蝶衣。芳佩一临湘水岸,仙魂终傍华山畿。

长悬戟府将军爱,却逐瑶台阿母归。徒使文通对团扇,画成秦女是还非。

次韵寄答某

明代 陈子升

有怀秋色里,西望极乡关。人远三湘水,天开独秀山。

图书森宪府,牙戟换仙班。儒行惟尊宋,诗名恰类颜。

虞章披豸合,汉贝劳师颁。挥斥风云际,绥宁楚粤间。

辕门邀七萃,妆阁侍双鬟。子月阳方进,臣年鬓未斑。

建陵飞檄出,临武凯歌还。招隐承相念,衰迟敢浪攀。

掞天雄笔丽,照日大旗殷。秖觉西江注,能浮钓艇閒。

昆腔绝句 其四

明代 陈子升

游戏当年拜老郎,水磨清曲厌排场。而今总付东流去,剩取潮音满忏堂。

将归九江村旧居先寄亲旧

明代 陈子升

浮家今拟动归桡,家在中洲宛转桥。菊落秋英频扫径,池平春水渐通潮。

妻儿已解安容膝,亲友难忘是久要。斑鬓经冬拌白尽,青山如画待归樵。

四咏 其一 循东陵

明代 陈子升

循东陵兮怀故侯,圃秋瓜兮农之俦,我今安知嬴与刘。

夫君资我端章甫,文身断发将焉取。不如蝉蜕圭与组,身齐逸民此终古。

大历琴

明代 陈子升

端居珍所尚,三叹少知音。不遇丁年友,那称大历琴。

徽明千古月,匣向万山岑。最是同閒止,商歌入旧林。

拟高常侍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明代 陈子升

都亭风拂柳丝长,握手怜君谪两乡。三峡建瓴奔滟滪,九疑如黛望潇湘。

清江雁落裁巴字,绝巘猿啼湿楚裳。圣主恩深霄汉上,忍令双鹄久摧藏。

续成语四首 其一

明代 陈子升

片玉可以琦,奚必待盈尺。匹夫可以豪,奚必待正风。

深山一羽衣,衡门一逢掖。高风薄丛林,清歌散泉石。

相者皆举肥,我心痛如刺。

寄周四 其一

明代 陈子升

闽越烟波未阻修,春宫歌舞倚钩辀。遥知高宴鹏山上,笑问仙城旧贵游。

和邝湛若苍梧访太真绿珠遗迹

明代 陈子升

宛转斜阳草径阴,遗钿香袜杳难寻。山虚旧井鸳鸯甃,水澹孤村前翠林。

锦步障前花漠漠,紫云回后夜沈沈。牵牛织女人閒世,黯绝明君远嫁心。

怀欧大之康州

明代 陈子升

君向西江去,西江春水深。回看升斗水,犹苦涸鱼心。

七夕寄容舍人

明代 陈子升

青山秋澹月初明,羽服临风望玉京。乌鹊桥前今夕酒,凤凰池上故人情。

陈子升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