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子升
闻道凌云构,锱铢均众材。凫飞葛令下,骓驾陆郎来。
地爱求砂近,天教使橐回。如何过结驷,非为荜门开。
过彭蠡湖
禹迹停终古,湖光荡至今。涵云四天影,注瀑一山心。
垂白浮孤棹,飞乌背远林。所思犹未见,渔唱夕烟深。
陶苦子村居筑楼同元孝侄闭关秋日过之赋此
少小辛勤壮欲休,著书拌得是穷愁。怀人屡阅经年札,借地新成对月楼。
烟渚棹过妨宿鹭,晚畬锄遍学归牛。竹林聚会时当记,此处陶家菊正秋。
赠脂落上人住景泰寺
常时住山意,独与老夫论。眷属恒相外,云峰觉尔尊。
向人求箬笠,并鸟过松门。度得中餐饱,疏泉注茗根。
中园坐月
独坐中园欲二更,栖乌寥绝树无声。六时莲水风微动,五色瓜田月倍明。
狭室自娱真已幸,离居相望不堪情。朝来雨过林林绿,閒夜谁教白发生。
困酒入诃林留宿自公房
祇园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独自留方丈,诸天不寂寥。
行踪泥芳草,吟兴写芭蕉。已作逃禅客,无烦折简招。
寄谭公子
南游无赠橐,君本是南金。自别过穷腊,相思作会吟。
吟清卧薪骨,文细浣纱心。草屋稽山上,悬知春又深。
与少司寇黄公感述
古桂烟空石室寒,扶桑低拂海门宽。屯田日月愁充国,赌墅风流泥谢安。
汉苑望迷承露掌,楚天弹破切云冠。巨鱼出没无消息,犹自期年守钓竿。
感遇十八首 其十三
崇冈生椅梧,阴谷繁荆棘。民降道已微,登庸皆邪慝。
闻有猴而冠,亦见虎而翼。正道自悠然,多营转促逼。
积丘畏蚁穴,朽厦繇蠹蚀。邈矣夔龙俦,天运良不测。
家兄云淙落成 其二
杖屦宁寻楚泽芳,出郊高处选林篁。人看谢傅营棋墅,自拟卢鸿卧草堂。
金界别成开士舍,白云元是列仙乡。华阳弟子知无数,谁领松风过瀑长。
荔支 其一
侧生炎夏绿阴阴,答遝曾同献上林。巴蜀锦封频送骑,罗浮丹就亦来禽。
香披绛袖窥如玉,宴醉红云胜赐金。闻说渡江萍实赤,朵颐休负日边心。
南侍御谪藩幕至粤赋赠
参军天子命,谪宦越王城。幕下皆言屈,朝端有直声。
霏微刘苑月,寥落楚江蘅。早入陈时事,南中未息兵。
宿从大堂忆表兄朱子洁
庭院风飘夜合香,旧游人事阅星霜。朱弦欲抚无钟子,白日终回惜鲁阳。
卿月宵悬枢府冷,□□□□□□□。良朋叹罢鸰原寂,悽断风前雁两行。
送区公式同何景常之任溧阳
临行资馆谷,赎得敝裘回。微雪飘长荡,閒云到大坏。
寻幽知独往,望远倩君催。铸剑前徽在,羞称笔札才。
山子禅师还宝峰经佛山为众说法作诗纪事
龙象高高幸得攀,法筵开在水云閒。好教大众为禅侣,方许兹乡号佛山。
一马自天无不踏,五羊馀石亦非顽。谁能洗发摩尼色,供与吾师系衲还。
拟高常侍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都亭风拂柳丝长,握手怜君谪两乡。三峡建瓴奔滟滪,九疑如黛望潇湘。
清江雁落裁巴字,绝巘猿啼湿楚裳。圣主恩深霄汉上,忍令双鹄久摧藏。
答欧奏孚订游吴门之作
春深吟过赤花洲,酒半思为汗漫游。江渚几闻袁虎咏,秋风一振马卿裘。
黄云极目寻知己,芳草何心问蹇脩。此去龙威书可识,玉函先为报罗浮。
奉题欧先生南圃
南圃人安节,东篱菊吐英。苍凉开画色,閒暇读书声。
远水浮秦树,斜阳澹汉城。所欣吟月下,一傍古松行。
盂兰盘日西来庵礼舍利
金作浮图藏舍利,师僧请出众人观。生天直用时时切,消业回思世世难。
惊眼威神灯外转,彻心悲涕水中寒。病身礼罢空行院,为指芭蕉在药栏。
陶钜标行人见讯却寄陶有旧欢故调之
会稽何处学逃名,苕霅烟波一叶轻。行李旧恩衔帝阙,落梅新唱动江城。
十年星散杨朱路,半枕云愁宋玉情。莫是南中留桂树,皇华归客赠生平。
祀何仙姑乐章 其二 送神
灵不可兮栖迟,丹甃湛兮云以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邺中
往还岭上皆值佛日
送李乔令北游兼寄程周量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二 关山月
下篷辣滩望阴那山
秋野独行因寄茅鍊师
感秋四十首 其二十一
咏怀古迹五首 其二 台岭
昆腔绝句 其二
客居五咏 其二 梧桐
春日登粤王台
访黄仪部
既作前诗因阅袁公安即事起语云个是春江旧舞楼海棠花下小梁州爱其 ...
呈灵岩继起和尚
戊寅小岁和黎美周
英石砚山
四臣咏 其四 海忠介瑞
甘露庵访姚文初
白发三首 其一
口号讯黄公
得钱牧斋宗伯书
送黎遂球公车北上
赠马五郎大金吾
石埭访姚六康明府
道逢周木天有赠
韩山操
春帆
诏拟初唐应制
娄县赠孟传是明府
续成语四首 其一
寄潮州宋上木太守
咏陈思王
寄板桥黎方回务光
感遇十八首 其十八
发舟言怀 其一
忆银尖
宴王氏宅
效杜樊川体
客赠昭明文选玉台新咏二书山中循览率尔成诗
寓南康东观赠章松樵道人
可思
以诗代书呈诸公
四臣咏 其二 陈文恭献章
为屈翁山悼妻华姜王氏
三堂诗 其五 五老山堂
陇西客
珠江与严伯玉话旧
始安寻颜延年故迹
七夕雨集弹琴同朱子茂子祐子习
西阁书壁三十六韵
家兄云淙落成 其一
读白沙先生诗
题朱子茂茅亭新成
为高生寿母
伤歌四首 其一
以乐府题作唐体五首 其二 朱鹭
感秋四十首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