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子升
将军不事渔阳掺,伐鼓扬歌朱鹭飞。白马涛边光景发,朱鸢城下捷书归。
天声并作苍山响,日色中悬赤羽辉。燕颔何辞驱雁塞,玉颜春思在金微。
濠上逢旧妓
骄马几时迎,桃根艳柳营。半生重入梦,两度总倾城。
日澹青楼色,笳悲子夜声。藁砧何可道,山上若为情。
铁如意
新得铁如意,浑如来一朋。斜根芝贴石,耸脰鹤陪灯。
只许频更仆,何须叩默僧。深冬还一捉,心解冷如冰。
谒南海神庙
从来祀典尊南渎,古庙森森肃海滨。波影贴旗皆翠羽,日光浮瓦是鱼鳞。
廊搥铜鼓雌雄应,船指针盘子午亲。身著短蓑来一拜,读碑犹识奉差人。
赠罗文止祠部
过君花县上君堂,杯引清泉汎稻香。不学骅骝宁历块,同为葵藿好倾阳。
春坛巨丽来三品,宵鼓纤阿倚七襄。近听军书颇恢廓,即推文气更飞扬。
寄旧游二三诸公
岁晏沧江雨,空濛一望君。校书犹马队,临帖几鹅群。
白雪从歌聚,青帘引袂分。王通归老处,知是恋河汾。
谢伯子户部自香山见过
曾趋建礼共鸣珂,一落丹霞发已皤。月满千山惟独寤,花藏三径忽相过。
池边命酒观王鲔,石上题诗拂女萝。归去登临空海峤,君家还有几羊何。
感秋四十首 其十九
开府方夫子,当年骨鲠臣。西人瞻节钺,南纪惜经纶。
是日敷天泪,遥摧报主身。只今知己感,往事总伤神。
三子赠答诗 其三
宿世随国贰,入山求正觉。岂以元舅尊,而终縻尔爵。
仙庵对忍辱,净土崇极乐。鹙子等诞身,迦陵鸣在壳。
幸于五人中,得度自超跃。净名来妙喜,不二非扃钥。
龙卿勿矜庄,东方休善谑。皈兹三世佛,诏尔无生学。
赠屈贲士仪部
怜尔高阳裔,含愁向楚天。八龙秋色远,一鹤下荒烟。
陋室且相聚,悲歌谁为传。茫茫江海畔,閒却祖生鞭。
元夜咏灯影
珠映千门月,花生四壁春。还因相见处,得倚可怜人。
予居客馆争人养白鹇又有持山鸡至并置笼中山鸡斗击白鹇损其毛羽予 ...
佳哉双白鹇,笼养君轩墀。雄者能知白,黑者能守雌。
自违林薮愿,戢羽感恩私。不争鸡鹜食,仍惜凤凰枝。
殊族逞嘴距,欻来将我欺。非赖有心人,安能脱羁危。
三谢争宾意,永怀云峤期。
冬心 其一
长城血战窟曾腥,百二雄
寄谭公子
南游无赠橐,君本是南金。自别过穷腊,相思作会吟。
吟清卧薪骨,文细浣纱心。草屋稽山上,悬知春又深。
予居客馆主人养白鹇又有持山鸡至并置笼中山鸡斗击白鹇损其毛羽予 ...
三谢主宾意,永怀云峤期。
三堂诗 其五 五老山堂
阿五皤然老,尝游五老峰。归来环堵内,高卧对云松。
何仙姑祠
云母凝清甃,仙姑渺碧空。佩声遗凤穴,绡影借鲛宫。
纷若神弦曲,泠然少女风。守雌长若此,无处问鸿濛。
辛丑拜墓作 其一
灵洲亘南海,石门揵西山。斯备衣冠气,而出清洌泉。
重华韬九疑,妫裔流瀛堧。茫昧逮有宋,哲祖卜终焉。
屡分齐市宅,亦归京兆阡。累累溯高曾,默默开云元。
表碣俨斑驳,楸梧蔚葱芊。聚族长兹守,行道咸欲观。
如何值丧乱,动止暌故田。奠浆封树间,垂涕翁仲前。
送谭说剑
也为无车出每迟,蒯缑何处合雄雌。闽中公子深相忆,珠履行行蹑武夷。
三子赠答诗 其一
我昔游五岳,登高仰寰宇。附孔上泰山,攀葛吟梁甫。
封禅七十二,其事在太古。继此徒荒唐,秦皇与汉武。
绵邈予有怀,飞龙居九五。黋炳以辉煌,圣作而物睹。
一人响圜方,百辟分茅土。子其从我游,高名录天府。
咏萧何
相国超诸将,收图不取金。无双识韩信,画一付曹参。
名益图麟著,功将汗马深。如何灭秦佐,偏结故侯心。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晓题楼上
谒伏波将军祠
将之吴越留别亲友 其二
感秋四十首 其十四
寄寿汤惕庵先生
圭峰戏呈友人
典琴
游麻奢宝象林还至冈头村遇雨
思旧诗 其五
四愁 其一
吴门旅兴
题故园龙眼树
续作锁柳销鸿之曲
望庐山铁壁崖寄阿衍大师
家兄云淙落成 其二
赠金道隐
道逢周木天有赠
二鸟诗 其一 唐宫鹦鹉
与少司寇黄公感述
舟中瓶梅 其一
山枝
落落
山居闻吴客来五羊多是旧游遥有此寄
寄尹右民
为孝廉弟牧止咏心性堂 其二
白发三首 其一
英石砚山
陈村
七夕珠江汎舟同豫章黎左严陈元者同里黄逢永黄季恒黎美周席上有赠
答旷圆大师罗浮见寄次韵
丰湖 其四
送陈明敬游西湖
呈灵岩继起和尚
赤花洲七夕同李樵怀家皖公
归宗寺戒后与记汝阇黎夜话
感遇十八首 其十五
柳波曲 其一
附集王辋川句
示族中诸兄弟
赠友诗
立春日社集学小庾体限韵
移居 其二
赠表兄冯茂
以乐府题作唐体五首 其五 秋思
汪樽石生子诗以柬之
东过郁洲与空和尚飞锡相近不及往讯归后作寄普雨澹归二上座
湾沚 其一
寄慧公上人用前寄在犙禅师韵
宫人入道
发舟言怀 其二
虎丘寄吴梅村学士
七哀 其二
之青原访药地禅师留别诸子 其二
旅中同吴仲徵周彬野集庞君燕寓舍韩叔夜病不至次吴韵
宫莺诗
豆叶屏
感秋四十首 其二十三
遥题药地禅师青原新得瀑泉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