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柳宗元: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柳宗元: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诗文六百多篇,每篇都闪耀着情感和理性的光辉。

  他为祖上的“德风”和“功业”而骄傲, 他一直梦想着能阔步仕途,重振家族。

  但是短暂的仕途巅峰过去之后,在而立之年,他的人生便急转直下。

  因为“永贞革新”的失败,他受到了牵连。33岁那年,他先是被贬到永州,过了十年,又被贬到柳州。

  47岁那年,在压抑和愤懑之中,一代文豪客死异乡。

  他,就是柳宗元。

  望族之后,年少已成名

  公元773年,柳宗元出生于长安。

  柳宗元的祖籍是河东郡,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运城一带。在北朝时,柳姓是著名的门阀士族。柳、薛、裴并称“河东”的三大著姓。

  柳宗元的祖上世代为官。他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官居尚书省的就达二十多人。

  对于自己的家族,柳宗元曾自豪地说:“柳族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经衰落,他的曾祖、祖父只做到县令一类的小官,父亲柳镇担任的是更为低级的官吏。

  祖先的声望与功名虽已远去,却不能磨灭柳宗元心中对其深深的向往。

  柳宗元决心刻苦读书,追慕先祖,大展宏图。

  柳宗元的母亲卢氏是涿郡范阳卢氏,世代为官。所以,卢氏既有文化,又刚强贤惠。

  在母亲卢氏的教导下,柳宗元四五岁时便能熟读古赋。

  公元785年,“泾师兵变”后接着发动军事叛乱的藩将李怀光,在河中府被围身死。柳宗元应崔中丞的邀请,代为皇帝写了一篇《賀平李怀光表》。

  这篇表是我们今天可以见到的柳宗元最早的作品。他在这篇表中采用了很难掌握的骈文,且措辞练达,对仗工整,颇富气势。

  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一开局就出手不凡,少年才俊,一时传为美谈。

  21岁时,柳宗元高中进士,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海选队伍中脱颖而出。

  26岁时,柳宗元又通过了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授集贤殿书院正字。之后,又被任命为蓝田县尉。

  30岁时,柳宗元被调回长安,33岁时已官至礼部员外郎。

  柳宗元早年的的仕途,如花似锦,顺利地令他的同行嫉妒。作为一颗政坛上崛起的新星,他的周身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祸从天降,一朝为罪臣

  公元805年,唐顺宗继位,改元永贞。

  顺宗继位后,开始重用王伾、王叔文等人,发起了一场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弊政为主要目的的政治改革运动,史称“永贞革新”。

  “永贞革新”持续了一百多天,最后因宦官俱文珍等人发动政变,幽禁唐顺宗,拥立太子李纯,改革最后失败。

  李纯即位后,王叔文和王伾即被贬杀,另外参与革新的八个干将都被贬为边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柳宗元就是这“八司马”中的一员,在这场政治灾祸中,他被贬到了荒僻的永州。

  昨天还是前途大好的朝廷要员,今天已成戴罪之身。年轻气盛的柳宗元,难以接受这种命运的突变。

  他在给朋友的书信中写到:“立身一败,万事瓦裂,身残家破,为世大缪”。

  面对族人的抱怨和责难,柳宗元的心里更是充满了愧疚:

  “宗元不谨先君之教,以陷大祸,幸而缓于死……罪恶益大,世无所容。”

  唐代的永州,远离中原,人烟稀少,州城仅局限于潇水东岸的一小片区域。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永州“元和初仅有户八百九十四”。

  柳宗元不想离开长安,不想就此中断他一帆风顺的仕途,但是巍巍帝都,从此以后,却再也容不下他了。

  他,不得不出发。

  柳宗元的父亲和妻子在几年前就已去世,他没有续弦再娶。所以,此次前往永州,漫长的千里之行,他将带着老母。

  柳宗元辛酸不已,他“家缺主妇,身迁万里。茕茕孤立”。

  坐着那辆破旧的马车,行驶在烟尘弥漫的官道上,柳宗元悲怆的泪水,不禁滚滚而下。

  


  

  永州十年,心灵遭磨炼

  到了永州以后,柳宗元的日子并不好过。

  他的工作倒是清闲,因为那里的官员把他当罪臣看待,自然不会委以重任。

  让柳宗元心寒的是,他在永州连一个安身之处都没有。“至则无以为居,居龙兴寺西序之下”。

  因为水土不服,加之“诊视无所向,药石无所求”,柳宗元的老母到永州半年就染病身亡,柳宗元“孤囚牢系,魄逝心坏”。

  永州又多火灾,子厚“五年之间,四为天火所迫,徒跣走出,坏墙穴牖(yǒu),仅免燔(fān)灼”。

  王叔文被处死以后,柳宗元更是自感于党人中“罪状”最甚,终日惶惶不安,担心遭到杀戮之祸。

  亲人的去世,生活的艰苦,还有政治上的威逼,使柳宗元心情郁闷,健康也大为受损。

  在这种心境之下,柳宗元写下了著名的山水诗《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江雪》只有区区二十字,但历来为人所称道。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冰天雪地的画面,烘托了一个宏大广阔的背景,营造了一种幽僻冷寂的气氛。

  在这种冷寂孤凄的氛围中,诗歌中的主人公不畏寒冷,在茫茫的江面上垂钓。无比凄寒的背景之下,只有他在独自垂钓。

  他钓的是鱼吗?不,他钓的是千古愁情与孤独。

  他身处的果真是冰雪之境吗?不,那是笼罩在他头上的白色恐怖。

  严寒凛冽的冰雪天里,他敢于垂钓,说明在内心里,他并没有屈服。

  他,就是柳宗元。

  公元810年,柳宗元来到永州已经六年,在风景秀丽的愚溪旁边,他为自己筑造了一所新的房屋。

  历经飘零,柳宗元终于有了固定的住处。他怀着欣喜的心情,写下了《溪居》一诗: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这首诗表面上看起来,柳宗元在庆幸自己被贬,才在南夷享受到了如此宁静闲适的乐趣。他似乎沉醉在自己“农圃邻”和“山林客”的生活里,而达到了 一种“长歌楚天阔”的超然境界。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钴鉧潭西小丘记

唐代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闻籍田有感

唐代 柳宗元

天田不日降皇舆,留滞长沙岁又除。
宣室无由问釐事,周南何处托成书。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梁之馀保荆衡巴巫…为苞枿第六

唐代 柳宗元

苞枿ba矣,惟恨之蟠。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
曰我旧梁氏,缉绥艰难。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圣人作,
神武用。有臣勇智,奋不以众。投迹死地,谋猷纵。
化敌为家,虑则中。浩浩海裔,不威而同。系缧降王。
定厥功。澶漫万里,宣唐风。蛮夷九译,咸来从。
凯旋金奏,象形容。震赫万国,罔不龚。

乐府杂曲 其十一 高昌

唐代 柳宗元

曲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龙旂翻海浪,驲骑驰坤隅。

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零陵春望

唐代 柳宗元

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
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
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

唐代 柳宗元

芳朽自为别,无心乃玄功。夭夭日放花,荣耀将安穷。
青松遗涧底,擢莳兹庭中。积雪表明秀,寒花助葱茏。
贞幽夙有慕,持以延清风。
无能常闭阁,偶以静见名。奇姿来远山,忽似人家生。
劲色不改旧,芳心与谁荣。喧卑岂所安,任物非我情。
清韵动竽瑟,谐此风中声。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184篇诗文

诗人柳宗元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