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贞元年,也就是公元 805 年,永州——生活在三秦之地、天子脚下的朝廷重臣们眼中的瘴疠之地、毒虫之所,终于等来了一直在等待的落魄人。
他失意得如同秋风里飘零的一片落叶,又被苦雨所浸泡。永州,想要的就是他这个样子。
只有苦难,才会营养人之精神。如蚕之成茧,才能抽出美丽的丝,灿烂成锦绣华衣。
永州这一座城,唤醒了他沉眠的山水心性,将政坛的残酷倾轧怀柔成温馨的诗文和文化的奇迹。
千年之后,人们踏着迴龙寺的晚钟,走过永州的奇山异水,遍览都市的繁华夜景,每一步都是柳宗元曾经的踏足点!
文人的
地域偏见
长安的文人,每日钟鸣鼎食,踏着的是宽阔的石板路,伴随的是巍峨城楼。他们眼中的南方,是瘴疠密布、毒虫遍地的。被贬谪到南方,不啻于被判死刑!
永州的钟灵毓秀,从未有过更改,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然而在柳宗元到来之前,一切都毫无意义,如珠含于蚌中,玉藏于石内。
古之文人,把入仕为官作为正途,封爵拜相便成为了他们人生中的最高追求。诗词文章,不过是一纸通行证,用以点缀官宦人生而已。
柳宗元来了,他发现穷恶的不是永州的山水,而是偏见。西山的卓尔不群,荒丘的超凡脱俗,小石潭的遗世独立,成全了他在文学上的奇迹。
这一场放逐,得以在永州的山水间发芽开花,圆润成一个民族的果实,让柳宗元的诗文凝成经典、永垂不朽。
永州,成全了柳宗元;柳宗元,打破了文人的地域偏见,美丽了永州。
楚粤之交,零陵都会
“士农工商”,伴随封建社会从始至终。高高在上的贵人们,不会在意低位卑贱的商人,所以“南北交通,遍地商贾声,一大都会也”的零陵,在他们眼中依然是“穷山恶水”。
西汉司马迁《史记》记载:“楚粤之交,零陵一大都会也”。零陵自西汉创设以来,每朝每代都有增扩,到唐代城厢格局基本形成——“女墙云矗,雉堞天峻,官舍民闾鳞次栉比,俨然都会气象”。
柳宗元《游黄溪记》同样记载:“北之晋,西适豳,东极吴,南至楚越之交... ...永(州)最善。”零陵为楚南都会,南北商客皆汇于此,奇珍异宝、琳琅满目,造就了零陵千年的繁盛!
重现千年前那座城
《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10年修订),重新划定柳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45.6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14.98公顷。
这个世界在变,这个世界又没变
如今,柳宗元花了十年丈量的这片土地,曾经的古城已不在,但却愈加繁盛,更胜往昔!
在五届柳宗元国际文化节上提到:永州是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十大旅游胜地,更是成就柳宗元诗文经典的地方!
在伟光汇通看来,柳宗元这个代言人,是不当不行的!
2015年,永州市人民政府与伟光汇通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约。
在充分保护原有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投资70亿元打造1480亩山水人文大城,汇潇湘源二千年文化精粹于一城,重现“楚粤之交,一大都会”的零陵古城!
2016年,零陵古城入选国家旅游局【2016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
2018年,零陵古城正式对外开放,一座浸透了千年人文古韵的古城,重现于世人眼前。
柳子名愚溪而居。五日,溪之神居见梦曰:“子何辱予,使予为愚耶?有其实者,名固从之,今予固若是耶?予闻闽有水,生毒雾厉气,中之者,温屯沤泄,藏石走濑,连舻糜解;有鱼焉,锯齿锋尾面兽蹄。是食人,必断而跃之,乃仰噬焉,故其名曰恶溪。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不能负芥,投之则委靡垫没,及底而后止,故其名曰弱水。秦有水,掎汩泥淖,挠混沙砾,视之分寸,眙若睨壁,浅深险易,昧昧不觌。乃合泾渭,以自漳秽迹,故其名曰浊泾。雍之西有水,幽险若漆,不知其所出,故其名曰黑水。夫恶、弱,六极也。浊,黑,贱名也。彼得之而不辞,穷万世而不变者,有其实也。今予甚清且美,为子所喜,而又功可以及圃畦,力可以载方舟,朝夕者济焉。子幸择而居予,而辱以无实之名以为愚,卒不见德而肆其诬,岂终不可革耶?”
柳子对曰:“汝诚无其实,然以吾之愚而独好汝,汝恶得避是名耶!且汝不见贪泉乎?有饮而南者,见交趾宝货之多,光溢于目,思以两手攫而怀之,岂泉之实耶?过而往贪焉犹以为名,今汝独招愚者居焉,久留而不去,虽欲革其名,不可得矣。夫明王之时,智者用,愚者伏。用者宜迩,伏者宜远。今汝之托也,远王都三千余里,侧僻回隐,蒸郁之与曹,螺蚌之与居,唯触罪摈辱、愚陋黜伏者,日侵侵以游汝,闯闯以守汝。汝欲为智乎?胡不呼今之聪明、皎厉、握天子有司之柄以生育天下者,使一经于汝,而唯我独处?汝既不能得彼而见获于我,是则汝之实也。当汝为愚而犹以为诬,宁有说耶?”
曰:“是则然矣,敢问子之愚何如而可以及我?”
柳子曰:“汝欲穷我之愚说耶?虽极汝之所往,不足以申吾喙;涸汝之所流,不足以濡吾翰。姑示子其略:吾茫洋乎无知。冰雪之交,众裘我絺;溽暑之铄,众从之风,而我从之火。吾荡而趋,不知太行之异于九衢,以败吾车;吾放而游,不知吕梁之异乎安流,以没吾舟。吾足蹈坎井,头抵木石,冲冒榛棘,僵仆虺蜴,而不知怵惕。何丧何得?进不为盈,退不为抑,荒凉昏默,卒不自克,此其大凡者也,愿以是污汝可乎?”
于是溪神沉思而叹曰:“嘻!有余矣,是及我也。”因俯而羞,仰而吁,涕泣交流,举手而辞。一晦一明,觉而莫知所之,遂书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