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柳宗元埋伏在中年等我

柳宗元埋伏在中年等我

  小学时,我只会背诵柳宗元的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当时,只觉得这首诗短,朗朗上口,好背诵,易于理解。那时,我根本品味不出这首诗所蕴含的深远意境及丰富内涵,更不知道永贞革新以及二王和八司马事件,但这首诗,让我第一次知道柳宗元是位唐朝诗人。

image

  初中时,《语文》课本上有一篇《黔之驴》,让我彻底改变了对柳宗元的看法,觉得柳宗元更擅长写散文,《黔之驴》这篇寓言要比小学背的那首短诗深刻得多。这则寓言,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能力与形貌并不成正比,外强者往往中干;这些人,缺乏应对对手的真实本领,只靠玩花架子的招术来骗人,结果是自取其辱。寓言旨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强的人,影射当时朝廷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全文笔法老到,造诣精深;既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又塑造了生动的形象;不仅给人们以思想上的启示和教育,而且给人们以艺术上的享受和满足。《黔之驴》这篇小古文,让每个人读后都觉得有趣,又有意义。

image

  后来读到《小石潭记》,我才知道柳宗元的散文中,最富于文学色彩的是他的山水游记,写景状物中,寄予了作者的不幸遭遇和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抑郁情怀。文笔简洁明快,语言秀丽清新,富有诗情画意。在短短不到二百字的《小石潭记》中,从路遇、潭水、岩石,写到游鱼、树木和岸势,或动或静,由景及情,写得极其细腻、生动而又有情趣。柳宗元写的山水,绘声绘色,精雕细刻,活灵活现,并能结合自己的境遇赋山水以深情,从中反衬出作者的意向,这是最为可贵之处。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而且具有相当深刻的思想认识意义。

image

  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被贬到永州,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悠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永州八记》一直是人们传颂的名篇,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记》。

  疫情期间,不能外出,在家里读书,是最好的安排了。我找出初中课本中的《小石潭记》,花了近一周的时间,将这篇小古文一字一句地背诵并默写下来。现在,我已完成永州八记中的第二记,《始得西山宴游记》。即将开始的是第三记,《钴鉧潭记》。

  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觉得柳宗元是山水游记的大家,越品这些文字越有味道。因为是深层次的阅读,而更加喜爱作者,又因为喜爱作者,而去关心与作者相关的文字。

  在学习韩愈写的《柳子厚墓志铭》一文中,我对柳宗元崇高的人格和气节更加敬佩。

  当刘禹锡和柳宗元再次被遣放时,刘禹锡的被贬之地是播州,柳宗元流着泪说道,“播州不适宜人居住,而刘禹锡的老母还健在,我不忍心看到刘禹锡的困窘处境,无法向老母亲交待,况且也不决不能母子一起去往被贬之地啊!”,柳宗元愿意以自己要去的柳州与播州交换,就算因此再次受罪,虽死无憾。自己本身都是已经很难了,在这种情形下,想到的却是好友和好友的老母,管鲍之交不过如此。

  患难见真情,人在困境时,才能表现他最真实的义气和气节。

  如今,人们互相爱慕敬悦,你来我往地彼此宴请,追逐游戏,强颜欢笑地表示谦卑友好,频频握手来表示肝胆相照,对天发誓,痛哭流涕,表示死也不会相互背弃,表演得似乎像真的一样可信。然而,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冲突,哪怕只有毛发那么细小,也会反目相向,好像从不认识的样子,这个已落入陷阱了,那个不但不施以援手,反而乘机排挤,落井下石。这种事情恐怕连禽兽和异族都不忍心做出来,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他们如能听到柳完元的为人风度的话,也该稍微感到有些惭愧吧。

  无论是山水游记,还是人格气节,柳宗元都值得我学习。

  2020年,我要把永州八记中的每篇古文都能熟练背诵并默写下来。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北还登汉阳北原题临川驿

唐代 柳宗元

驱车方向阙,回首一临川。多垒非余耻,无谋终自怜。
乱松知野寺,馀雪记山田。惆怅樵渔事,今还又落然。

掩役夫张进骸

唐代 柳宗元

生死悠悠尔,一气聚散之。
偶来纷喜怒,奄忽已复辞。
为役孰贱辱?为贵非神奇。
一朝纩息定,枯朽无妍蚩。
生平勤皂枥,锉秣不告疲。
既死给槥椟,葬之东山基。
奈何值崩湍,荡析临路垂。
髐然暴百骸,散乱不复支。
从者幸告余,眷之涓然悲。
猫虎获迎祭,犬马有盖帷。
伫立唁尔魂,岂复识此为?
畚锸载埋瘗,沟渎护其危。
我心得所安,不谓尔有知。
掩骼著春令,兹焉值其时。
及物非吾事,聊且顾尔私。

觉衰

唐代 柳宗元

久知老会至,不谓便见侵。
今年宜未衰,稍已来相寻。
齿疏发就种,奔走力不任。
咄此可奈何,未必伤我心。
彭聃安在哉?周孔亦已沉。
古称寿圣人,曾不留至今。
但愿得美酒,朋友常共斟。
是时春向暮,桃李生繁阴。
日照天正绿,杳杳归鸿吟。
出门呼所亲,扶杖登西林。
高歌足自快,商颂有遗音。

种树郭橐驼传

唐代 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唐代 柳宗元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
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唐代 柳宗元

君子病无乎内而饰乎外,有乎内而不饰乎外者。无乎内而饰乎外,则是设覆为阱也,祸孰大焉;有乎内而不饰乎外,则是焚梓毁璞也,诟孰甚焉!于是有切磋琢磨、镞砺栝羽之道,圣人以为重。豆卢生,内之有者也,余是以好之,而欲其遂焉。而恒以幼孤羸馁为惧,恤恤焉游诸侯求给乎是,是固所以有乎内者也。然而不克专志于学,饰乎外者未大,吾愿子以《诗》、《礼》为冠屦,以《春秋》为襟带,以图史为佩服,琅乎璆璜冲牙之响发焉,煌乎山龙华虫之采列焉,则揖让周旋乎宗庙朝廷斯可也。惜乎余无禄食于世,不克称其欲,成其志,而姑欲其速反也,故诗而序云。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184篇诗文

诗人柳宗元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