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方献夫
举目蛮烟满四墟,澄清一念独关渠。剧闻道路人相语,欲向羊亭卧使车。
大径凭高
天畔群山紫翠堆,茆亭正在白云隈。时时发兴凭高去,石径松风咏且回。
寿杨阁老邃庵
黑发勋名在四方,于今七十鬓犹苍。仙衔已属丹台籍,乐事先开绿野堂。
琼露几茎分汉掌,玉桃千叶近□光。□□□并南飞□,暂奏仙人鸾鹤旁。
池上乘阴
大树扶摇数十寻,常于午坐藉繁阴。自从悟得观鱼趣,无复丝毫弄钓心。
赠丁源德归司徒
春事无因挽客车,劳劳国计有声誉。边臣已谓穷输转,圣主犹能薄羡馀。
万室依稀□□□,□□□□见新畬。使君自有生财道,取次□□□□□。
夏日馆中书怀
紫燕承恩入华堂,碧梧弱植在高□。□□□□□□逼,肯怕天遥鹰隼伤。
夙夜忠诚那敢懈,文章功业愧非长。委蛇伴食中堂后,病骨轻清枕簟凉。
恭纪圣恩春日同游并颁赐殊品 其六
献诗重上翠芬亭,拂拂花香袭御屏。更喜绕栏观芍药,始知仙境在皇扃。
再用杜子美韵十首 其六
矢击岩隈石,杯分涧顶泉。纵狂成矍铄,久病起沈绵。
好景惟消酒,清风不卖钱。山灵催得句,云雨拥前川。
又古乐府二章 其二
圣王临兆民,凛如朽索驭。六马昔贤忠爱深,峻坂不敢驰驱下。
安不忘危古所嘉,敬恭一念思无邪。周瑶池,汉渥洼,唐舞倾杯貌玉花。
吾皇一洗千年陋,皇途帝轨同驰骤。
夜话呈丹山家兄
归来相对便多情,一话绸缪话二更。古瑟从来无别调,疏弦今日正稀声。
乾坤许我具双眼,诗酒曾谁共此盟。尚爱河南两兄弟,令人长夜想仪型。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五
竹下池边怪石多,侵苔长坐自摩挲。虽然不管人间事,时或难忘击壤歌。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
半点尘嚣不受侵,百花丛艳竹疏阴。游鱼戏沫惟平沼,乐鸟高歌自远林。
赠童子汪大通
童子挟笔艺,肃恭来见予。九岁如成人,应对有疾徐。
虽然未知学,闻教意沛如。道德以为本,文艺安足居。
圣虽由学作,所贵童子资。念哉程氏训,勿负天所畀。
姚园
秋来两度问青山,□世人还出世间。西壤草堂留短句,东篱丛菊肯□□。
幽情岂肯遗簪笏,多病终当学返还。贤哲于今满青琐,沧江且合纵疏闲。
坐大石用邓顺之韵寄丹山家兄本诚友人
大石谁移绝顶安,石边真可结茅庵。江山有意同行止,天地何心管笑谈。
九月龙归云满谷,四时花发锦成岩。个中得意堪谁会,闲向仙城一寄缄。
恭纪圣恩春日同游并颁赐殊品 其五
小憩迥廊逼翠华,皇风忽尔散天葩。赓歌未足成羞涩,已赐仙花压帽斜。
水澳横舟
浴凫飞鹭满前汀,喜逐江头春水生。野渡有人如络绎,楼船尽日笑吾横。
别王阳明 其二
闻道萧山有主人,为寻王翰卜佳邻。野人亦有湘湖约,何日孤舟许问津。
登浴日亭
举月扶桑影在东,崦嵫西去尚无穷。秪堪羲驭乾乾力,更有汤盘日日功。
玉宇清明通蟹窟,金衣光彩散龙宫。支颐久坐危亭上,万化枢机入手中。
严子陵钓台 其二
故人不仕意如何,岂爱清风一钓蓑。伐木不违千古义,首阳西望共嵯峨。
再用杜子美韵十首 其九
问径随春草,飞筇卧午云。归来陶靖节,多病沈休文。
水气单衣称,松阴小簟分。悠然天地别,白日绝尘纷。
方献夫
(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150篇诗文
驾游环碧演新乘马应制 其二
七月游逻冈和钟爱松韵
宿东园草亭
盛德篇赠伍侍御
喜黄小江佥宪至同坐宝峰 其一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六
贵溪谒象山先生祠 其二
访宗侄约
次东湖韵
赠黄积中之郴州教
舟中写怀寄王阳明 其二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四
与周大尹岐瑞西樵看山次韵
恭和圣制夏日与辅臣同游 其一
洗耳岩歌
松■
又古乐府二章 其一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九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三
赋得照石赠李邦直之绩溪令
溪边坐石
访赵元默
送丹山家兄北试
恭和圣制作字以赐 其一
西湖春涨
病起写怀柬烟霞湛太史兼呈洞中诸友
望西湖
用旧韵寄怀霍渭厓
赠周充之 其一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二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九
次韵答牛道徵长官中秋书闷是夕予适夜直
送李广文一凤北上
黄小江饮予西樵小寓复有后期
次韵答邓贲斋
郭总戎世臣见过石泉
玉台揽秀
赠谢明府奏绩
题云树图为黄明甫监司赠别胡大声方伯
游西樵山 其一
游罗浮朱明洞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四
恭和圣制偶成 其二
江约之南窗赏菊次丹山家兄韵
喜黄小江佥宪至同坐宝峰 其二
胥门与方昆山思道 其二
恭和圣制求贤
湛甘泉内翰使安南还访予西樵适予出不值 其四
湛甘泉内翰使安南还访予西樵适予出不值 其一
水头寺
与戴仲鹖宿梅汀舟中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七
再用陈白沙碧玉楼韵 其二
同梁伯纲昆仲游大锅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