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但得茅檐春睡足,何须石室较筹盈。遥知别后多萧散,坐听松风万壑清。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二
二时普请宜先到,众手能为事不差。讽取如来经一卷,都胜闲话口吧吧。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
焦山热肺肠,有事便要了。今岁闰九月,来年春气早。
顶门三只眼,常要光皎皎。照顾沩山水牯牛,莫教吃却他人草。
拟寒山寺 其七十三
莫忧家未富,家富鬼神恶。莫忧官未穹,官穹朝市妒。
多求灾祸根,知足安乐处。君看权势家,昼夜如骑虎。
升堂颂古二十二首 其十二
腊月二十二,拄杖二十二。灯笼二十二,拂子二十二。
普请栽菜上堂,焦别无见解,且学古人栽菜。若还总不生根,也是诸人有彩。
无端跂死禅和,只要硬守疆界。忽然筑著磕著,便见草贼大败。
大凡履践此事,须要自由自在。从教土面灰头,不怕风吹日晒。
老来意在钁头漫,家风自有通人爱。
拟寒山寺 其一○六
世人贪积财,受尽种种苦。求时多辛勤,守时足忧怖。
散时哭不休,死时恋不去。轮回六趣中,只因为物误。
颂古三十首 其十二
别面不如花有笑,离情难似竹无心。因入说著曹家女,引得相思病转深。
拟寒山寺 其七十一
老翁死却儿,昼夜搥胸哭。痛心彻骨髓,叫云我孤独。
何不返思量,恣啖猪羊肉。羊岂不思儿,猪亦有眷属。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一
焦山僻在海门边,得到其中是夙缘。要会相逢一句子,春风依旧似当年。
颂古三十首 其十四
长江辊底浪如银,秋日白蘋红蓼新。莫怪扁舟难到岸,行船由在把梢人。
拟寒山寺 其四十二
人生贵无业,不贵多伎能。伎能人看好,业能灾汝形。
文章妙天下,气宇吞沧溟。此身若一失,六趣且飘零。
真州檀越求偈
了即业障本来空,心如聚蚁意如风。未了应须还宿债,破后还将茅草盖。
灯笼露柱笑呵呵,好是焦山口更多。奉报扬子江头水,等闲无事莫与波。
至禅者求偈 其二
玉偈金言一扫休,已灵不重圣何求。无常煞鬼难吞处,祇为渠侬得自由。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三
众生黠是痴,积恶望无过。譬如颠倒人,寻觅无热火。
火则决定热,恶则必招祸。劝君慎所积,有花终结果。
包山开井
山骨凿深六十尺,石中泉眼始方开。后人饮水知来处,曾费山僧心力来。
示敏禅者
寻师问道岂徒然,休似痴夫饱睡眠。白日西倾如箭息,红颜暗去若绳牵。
断肱立雪思吾祖,刺股悬头效昔贤。此语叮咛须记取,莫教容易过流年。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九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释迦老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幻化空身即法身,个中无染亦无尘。
拈匙把箸如明了,扫地烧香不倩人。
示襄禅者
古人得后便休休,茅屋青灯百不求。遮眼谩将黄卷展,不风流处却风流。
拟寒山寺 其三十五
一朝失一朝,一瞬老一瞬。去生渐渐远,去死渐渐近。
愿君倒指数,光阴有几寸。蓦被死魔牵,前头多闷闷。
拟寒山寺 其一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犹嫌金玉少,更为子孙求。
白日晓还黑,绿杨春复秋。无过富与贵,不奈水东流。
资福训童行颂 其八
常住分毫不可偷,日生万倍恐难酬。猪头驴脚分明见,佛地今生扫未休。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三
枯髅酒色财气颂 其三
洞庭十二偈 其十一
寄寿春沂和尚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五
拟寒山寺 其四十三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七
题也休庵 其一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四
拟寒山寺 其八十七
拟寒山寺 其六十六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四
颂古三十首 其六
拟寒山寺 其一一○
拟寒山寺 其五十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
洞庭十二偈 其九
退步 其八
拟寒山寺 其九
题纸袄
拟寒山寺 其九十一
拟寒山寺 其一一八
念弥陀颂 其六
退步 其六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五
中秋寄瑰和尚
初至包山大雪戏题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四
和尧峰泉老 观音岩
因读法华经至火宅喻不觉一笑因书偈示孙主簿
拟寒山寺 其五十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八
洞庭十二偈 其十
因禅者欲编语录以偈止之
阅佛鉴禅师语录
颂古三十首 其四
拟寒山寺 其八十四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七
拟寒山寺 其一○九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五
拟寒山寺 其五十三
沙门破二见
拟寒山寺 其五十七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二
资福改神霄道友挽留不得师去以偈却绝
拟寒山寺 其三十八
拟寒山寺 其十六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五十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
拟寒山寺 其一二六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九
法逸云尝记堕城时番人追逐时回观平江变为瓦砾时只此便是息心处也 ...
拟寒山寺 其四
入定观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