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一室寥寥是何物,三贤十圣竭头参。衲僧不会风前句,拟欲思量落二三。
颂古三十首 其二
不落与不昧,前后百丈语。毫发若参差,铁山横在路。
岂不见蓝田,常年人射虎。初时一箭没其羽,子细看来元是石。
再欲射时射不入,几乎惧杀李将军,千古令人空叹息。
拟寒山寺 其九十七
伤嗟富贵家,杀害无虚日。食羊割奶膀,烙鳖呼卒律。
物有千般痛,汝无一念恤。福力忽然终,黄连犹是蜜。
资福训童行颂 其八
常住分毫不可偷,日生万倍恐难酬。猪头驴脚分明见,佛地今生扫未休。
拟寒山寺 其五十五
世上聪明人,必欲闻其过。不知是业牵,却云合恁么。
因果镜中容,容岂非是我。阴报最分明,不论官职大。
答高道人二首 其二
砂盆打破化为尘,始是撑天拄地人。举世只言身是幻,不知谁是幻中人。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一
香积厨中好用心,五湖龙象在丛林。瞻星望月虽辛苦,须信因深果亦深。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四
住亦随缘去是常,山林城市两无妨。白云本是无心物,一任风吹入帝乡。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
春风扫尽庭前雪,暖日催开枝上花。物物头头皆漏泄,莫教心地乱如麻。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
瞿昙学道时,菩提树下坐。忽尔见明星,漆桶便打破。
才打破始信,从前灯是火。今人学道不悟道,义路推寻外边讨。
更说从来无悟迷,大似团圞吞却枣。
答高道人二首 其一
人身正类砂盆破,三篾束缚全暂时。暑往寒来宜爱惜,莫教土上更加泥。
示求禅者
灵光一点自分明,照破众生违顺情。拶看通身开正眼,方能日午打三更。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六
大悲时时降生,诸佛头头无间。者里裂破面门,荐取通身手眼。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
门福一著,商量即错。明眼衲僧,无绳自缚。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
春睡不知晓,觉来天已光。七条衣未著,五味粥先香。
宰相鸡鸣起,凡夫彻夜忙。不知禅和子,将底报君王。
上元升座偈
灵岩上元节,且与诸方别。只点一碗灯,大千俱照彻。
也不用添油,光明长皎洁。雨又打不湿,风又吹不灭。
拟寒山寺 其一○三
四大是假合,何况四大外。假者是色身,外者是财贿。
可怜世上人,说与终不会。相争一文钱,费却多少气。
拟寒山寺 其七十五
众生方寸间,贪量如海阔。保持一个身,拟作千年活。
金玉已满堂,更欲相攘夺。至死少一官,令人冷笑发。
小人妒君子,百计求全毁。自己丑恶声,不知满人耳。
譬如蜣螂虫,辊臭为香美。却笑鸾与凤,不与己为类。
诸禅人散灰 其二
俗寿五十有三,出家一十八夏。平生行脚游方,多在盐城兴化。
最好不曾参禅,免见钻龟打瓦。今朝子细看来,也好一场诘霸。
才公才公莫要怕,焦山布施你,一转古人话。净裸裸,赤洒洒,南北东西没可把。
忽然撞著阎罗王,拈起拂子蓦口打。
资福改神霄道友挽留不得师去以偈却绝
人生聚散本无常,休把闲愁脑肚肠。三十年后重相见,拍手呵呵笑一场。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五
一居丈室,家风壁立。把断重关,有谁敢入。直饶铁眼铜睛汉,也是门头户底人。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和信和尚 其一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六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四
真州檀越求偈
念弥陀颂 其三
拟寒山寺 其一二六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九
金大翁求偈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九
资福训童行颂 其六
拟寒山寺 其九十
拟寒山寺 其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二十
资福遣土地出院 其二
题纸袄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五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五
拟寒山寺 其一三二
拟寒山寺 其七十二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四
念弥陀颂 其四
诫杀偈十首 其五
诸禅人下火 其一
诸禅人散灰 其四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二
拟寒山寺 其四十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
退步 其十二
答天宁讷和尚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六
拟寒山寺 其九十三
拟寒山寺 其一一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四
拟寒山寺 其五
拟寒山寺 其八十三
因胜澄禅师下火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佛印禅师
示表禅者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五
拟寒山寺 其六十五
拟寒山寺 其一○六
拟寒山寺 其七十四
拟寒山寺 其一四二
题也休庵 其一
示纯禅者
章学士避地毛公山号隐泉居士因相约作庐山饭携偈赴之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三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
拟寒山寺 其二十八
师初到包山见小池莹如冰玉父老云池中昔有白龟已进之因命为白龟泉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五
拟寒山寺 其一三三
示敏禅者
拟寒山寺 其一一九
闻平江焚爇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