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三品显官知分退,数株灵草对春栽。已驰吏政青编上,却御仙风紫府来。
琴写幽怀心火息,酒陶和气面花开。应怜仕路多华发,不把松云为己催。
满路花(和秋风吹渭水)
还乡有感
竹马儿童已失真,且寻春色莫寻人。溪山不似当时见,只为交游半是尘。
卜居潮山
胜致久不示,幽居今已该。盖待出尘子,将作还玄斋。
升高独南望,大巧安用裁。天目形势落,秋空屏障开。
吴境岸边断,越峰天际回。双臂龙虎揖,两潮风雨来。
直视江渚印,蛟蜃遗灵胎。旁闻海门出,波浪生春雷。
平生乐山水,邂逅奚所猜。秋老竹林冷,攀竹趋岩隈。
得石喜奇怪,且席青钱苔。泉甘地脉正,吸泉如传杯。
人静道始集,境幽心易灰。老圃听吾语,勿以慵相推。
勤将日力进,速副韶光催。长生且有道,当悟接与栽。
务使翠华远,长大如婴孩。琼蕊覆青径,木香兼荼梅。
疏凿取清浅,结甃移碑材。飞桥渡流水,俯仰无纤埃。
虽谓夕阳好,见月还徘徊。卜筑非偶尔,供吟何快哉。
栖养此固足,会晤谁可偕。
秋日有感
清生明爽静生悲,群动相将却入机。物向本根成既老,雁知时节去还归。
山人邀饮酒初熟,渔叟献鲜鲈正肥。莫管世情都扫尽,閒来林下看秋辉。
读头陀安文颂
九九八十一,圆明体如日。岂是空说禅,精魂中扫迹。
立道须当修,九九八十一。性见与意会,如何体空色。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 六祖
道果天成岂可猜,圆光何处更寻台。性为妙种心为地,况有慈云作雨来。
观游山记感旧寄霍子侔
故园别后有馀念,旧记重看无限情。山倚日中支暑气,水从云外落秋声。
向前世务心犹壮,忆昔溪居眼自明。携手逸民今在否,杯茶谁与话平生。
览杜牧洛阳重见故事 其一
别来重见最伤神,能问朋游故与新。岂谓紫玄翁有语,悲欢今已是唐人。
方祖仁都门阻雨
未蒙官放此身休,空恨茶园失旧游。将谓天边鸿共发,岂知门外雨相留。
一襟凉过人归室,万朵香残菊送秋。兄弟急难君有义,白衣东下更何尤。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一
别来交友问如何,松已成林屈指多。且喜断金人尚健,一能清爽一平和。
双源六题 其一 水阁
水阁上,襟带水光浮。丹桂月来天汉夜,白蘋风起洞庭秋。
尘劳人衮衮,潇洒与谁游。
元会次宰臣之韵 其三
太极朝正小道消,岂劳身势借扶摇。履新忽听传天语,革故初看龙斗杓。
四面横龙严部乐,两班垂玉肃朋僚。不教计吏空归去,雨露相随诏五条。
立春奉祠太一
九霄香落降龙衣,隐隐霓旌下紫微。十雨九风春意好,已知消息晓来归。
蝶恋花(牡丹)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二祖
华岂曾生种亦无,迩来何事得神珠。尘凡不悟无为旨,但笑高人一似愚。
鼓角楼初成 其二
云中人作四星看,十二光阴一箭寒。吉事有祥戎事静,溪山赢得倚栏干。
渔者 其四
水云生计有谁拘,烟雨蟾光已自娱。得丧与鱼同所遇,垂纶何似且施罛。
圆石六题 其四 翠筠庵
外环碧玉千寻直,中起真香一篆清。宴坐主人俄出定,岁寒枝上得秋声。
双梧堂
好音长引凤来栖,对立薰风可爱时。叶上雨声枝上月,何须焦尾始相知。
大暑
轻轻丝葛汗如蒸,空有云雷未见灵。安得此生长不老,岂能今日便忘形。
谩摇纨扇终嫌倦,欲倒金罍却恐醒。赤脚踏冰疑未稳,且寻林下泛清泠。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登汴堤
巧蛛行
题妙光堂
送升师行
万竹轩 其二
桐庐会景亭二首 其二
考试军器所和敦礼兵部见示之什
冬后 其三
长乐閒赋 其四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七 初祖
送王慎中
仙会楼
暑中 其二
西归亭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五 初祖
送斛绛侍亲之官
桂枝香·插云翠壁
延平阁閒望 其八
东湖留题 歌丰堂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一
灵壁游张学士园
菊花 其四
陪会稽太守游鉴湖会于禹祠之下
暑中 其一
长乐閒赋 其十
水龙吟(方外述怀)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三
梅花 其五
东湖留题 鸿雁渚
渔家傲(咏月)
游净慈寺
送柴伯通归衢梁
送公表判官解官南归
寄简能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一
戏寄南华翁 其三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一
友人见问久不作诗
泛淮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三祖
道中有作呈崔风子
章银青挽辞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一
泛舟钱塘西湖 其四
东湖留题 其一 玩鸥亭
赠张太保
八声甘州(初秋)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五
再寄及之 其一
秋日有感 其二
松轩对雨有感
题杨氏聚义轩
有客对酌
桂枝香(延平阁闲望)
次舒尧文秋夜有感之韵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