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筛雨龙山淡淡烟,水帘遥在数峰前。问言居士庵何处,为指中洲有陆莲。
陈朝议挽辞 其二
六拥旌麾一梦阑,陈公桥上小棠间。挂冠桑梓情尤厚,谁愧遗形葬客山。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六祖
顿悟花情有几人,源流相远却非真。须知佛性无南北,芥子中藏万法轮。
过严州同太守游乌龙寺 其一
参天松径夹篮舆,僧在乌龙腹内居。莫道此山无妙用,但看云雨见真如。
满江红·绿盖纷纷
寄李潜夫
去去仙舟住处閒,吴王台下虎邱山。日边孤客遥相忆,聚散空悲梦往还。
减字木兰花·竞渡
寄题澄虚阁
栏槛天都近,池塘水鉴平。微风晴后寂,孤月夜来清。
大象莫能破,纤尘何处生。湘灵谁为感,一曲谩分明。
龙凤茶寄照觉禅师
有物吞食月轮尽,凤翥龙骧紫光隐。雨前已见纤云从,雪意犹在浑沦中。
忽带天香堕吾箧,自有同干欣相逢。寄向仙庐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腹。
禅翁初起宴坐间,接见陶公方解颜。颐指长须运金碾,未白眉毛且须转。
为我对啜延高谈,亦使色味超尘凡。破闷通灵此何取,两腋风生岂须御。
昔云木马能嘶风,今看茶龙解行雨。
悼陈伯修殿院 其三
少年科第少能攀,未及登庸梦已阑。岂意盖棺尤有地,于飞同在戏鱼山。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一
下枕烟波令尹家,年丰閒坐两时衙。为君东去还成梦,犹记撑蓬看月华。
贻如祖大师 其二
说禅谈佛未曾修,幻化空身岂自由。常视世情如锁钥,云山深处莫回头。
满江红 东湖观莲
绿盖纷纷,多少个、云霄仙子。应是有,瑶池盛会,靓妆临水。
无奈轻盈风信急,瑞香乱翠红相倚。谁共吟、此景竹林人,桃溪士。
时雨过,明珠细。朝雾染,香腮腻。轻舟破乱径,烦襟都洗。
第一朵须寻华池景,寿觞边偶得龟千岁。乘兴泻、云液落新荷,休辞醉。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二
月华西下日华东,闪闪湖光渺渺中。天地会通银色界,亭台还合水晶宫。
披襟望处清生白,穿径游时翠引红。自许此生心已了,湖山尤称道家风。
自万松岭之龙山 其一
万松虽落斧斤手,一径尚邀行路人。岭是松非休更问,逍遥巾下已离尘。
秋暑喜雨
不害为霖未可收,烦襟相惮暑相投。水帘槛外霏霏昼,银汉云中论论秋。
别馆休论攲客枕,钓潭尤忆看渔舟。催成天色纯如璧,白酒黄花欲上楼。
东湖留题 其二 玩鸥亭
意息机乃息,人忘鸥亦忘。逍遥方自得,邂逅岂相妨。
静见水天阔,閒知春日长。浮沈无一累,谁更问行藏。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二
相见参来道已通,五城曾拆紫芝封。自从龙虎归根后,花簇云攒白玉峰。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三
乘兴拿舟过水南,问禅閒试野僧参。望中皆是栖真处,山有云峰剑有潭。
圆石六题 其四 翠筠庵
外环碧玉千寻直,中起真香一篆清。宴坐主人俄出定,岁寒枝上得秋声。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一
比洁须延月,闻香不掩梅。载涂人艮趾,入领我咸脢。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自万松岭之龙山 其二
洞仙歌(暑中)
观潮 其二
次友人月夜楼上之韵
哲宗皇帝挽辞 其三
哭陈商老
钦慈皇后挽辞 其三
通道瓢吟
送公表判官解官南归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五祖
谢人惠茶器并茶
简政堂
东湖留题 云门馆
降虏来朝次叶尚书韵
陈朝议挽辞 其一
八声甘州(初秋)
赠致政葛侍郎
与南京留守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
道中有作呈崔风子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三
次致政李大夫郊步之韵 其一
春日寄友人
戏赠席上侍人
菊花 其三
万竹轩 其五
冬后 其一
方祖仁都门阻雨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五
暑中 其二
平山堂 其一
神宗皇帝挽辞 其二
延平阁閒望 其四
舟行感旧
永遇乐(冬日席上)
道伦竹阁
俞法曹挽辞 其一
蓦山溪(腊日游尧山)
泛淮
重九候拆号官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一
东湖留题 鸿雁渚
双源六题 其二 钓矶
次泠风阁之韵 其二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
满江红(东湖观莲)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二
南楼有作呈仲矩舍人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四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四
延平阁閒望 其十
谢惠香饼 其一
桂枝香·插云翠壁
观潮 其一
妙光堂 其一
送骆君归隐庐阜
喧犬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