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朱鹭猎其缨,茄下行。鱼在梁,纵复横。鹈何飞,濡其羽,上书谏其主。
铙歌 其十三 雉子
雉子斑如此之趋跄跄,雄来蜚从雌拉沓曳水集于梁。
目以顾之,蔚蔚冥冥,艾而张罗,雉子知得奈我何。
王孙有罗以雉子,黄鹄之罗当千里。驾以南,驾以北。
朝行出遨游,暮从美人食。
郡斋送张肖甫 其一
蓟门相忆处,岂不问加餐。卧理非吾意,诗名向尔看。
白云尊酒尽,山色郡斋寒。莫惜重投辖,秋风道路难。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四
弱冠文章满帝城,偶因家难负平生。中原莫恨论交少,海内今无骠骑名。
挽王中丞 其四
铁马萧萧日色黄,边声杀气满渔阳。谁知一夜旌竿折,摇落中丞柏上霜。
题欧职方鹅山泉高斋
闻君读书处,乃在蓟山阿。水色开窗槛,泉声散薜萝。
濯缨秋雨至,把钓夕阳多。白璧浇田出,寒流没羽过。
风尘无燕息,宾客有羊何。一自从王事,空为劳者歌。
酬殿卿寄惠达摩渡江图
西来遗影少林传,万里风波一苇前。今日更因阿堵妙,知君已解祖师禅。
咏古 其九
驾言九皋泽,揽彼渐水台。罘罳蔽荆岑,绝流曲池隈。
婉彼三楚士,谏猎纡其才。大雨忽盈河,疾风西北来。
洪潦起滔天,陨雹激以雷。商梁正绥立,仆夫行告哀。
孤虚无妄设,荧惑谅为灾。帝德眷荒淫,欲去此徘徊。
简许殿卿
玉函山色倚嵯峨,北渚清秋已自波。我欲与君携酒去,不知何处白云多。
上朱大司空 其一
重华冀北再开天,益佐山林涉大川。四岳受成方贡日,三边仰给县官年。
黄金不及堤形壮,白马长随练影悬。转自流言能悟主,老臣知遇两朝偏。
寄元美
寥落文章事,相逢白首新。微吾竟长夜,念尔和阳春。
把酒千门雪,论交四海人。即今燕市里,击筑好谁亲。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三
白羽如林汉主分,万山遥护长官军。大铜江上门生笛,不是南征不可闻。
戏赠张茂才 其一
自爱花枝掌上红,蛾眉如月绾春风。须知粉黛随时变,多恐张郎画未工。
捉搦歌 其四
骏马凭陵粟在口,男儿精神钱在手。何不结伴日沽酒,出臂苍鹰使黄狗。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六 代徐伟长
自我出从军,涉旬东南行。文学托后乘,顾瞻亦已深。
中流万艘集,陶陶层波生。凄风旗帜繁,秋日戈甲精。
沈阴结战气,唯闻金鼓声。壮士何飞扬,各愿一先鸣。
志已驰九关,岂但怀不庭。虽君在只尺,搔首未遑宁。
寄元美 其一
我昔朝宗日,君停使者轩。并驱皆上驷,相遇复中原。
草昧时人起,风尘国士恩。别来春色满,无处不销䰟。
夏日行部遇明卿子与于瘿陶邑
何来漳水上,早晚发长安。放逐吾曹在,风尘此道难。
孤城高自卧,万事醉相看。莫击邹阳剑,霜飞五月寒。
地驱乐歌
萧萧条条,风雨漂摇。饿杀鹪鹩,漂杀䲭鸮。倦鸟不飞,非无羽翼。
贫女不嫁,非无颜色。枕郎右臂,郎侧向左。看郎颜色,似不在我。
宛转郎怀,坐郎左膝。郎有它人,不自今日。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 其二
返照入平陵,白云出西陇。天清雁影澹,山空岚气重。
三径何萧条,高人乃接踵。诸生稷下秀,词客梁园宠。
松菊有佳色,琴樽亦怂恿。但醉不须眠,寒灯坐相拥。
子夜歌 其八
始欲识侬时,白头誓相怜。一日三唐突,持底解千年。
山斋牡丹 其三
青山缭绕树横斜,中有柴桑令尹家。白发几回能载酒,春风何处不看花。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阁夜示茂秦 其一
涌泉庵
别元美 其二
乌生
郡斋同元美赋
求志园
古诗后十九首 其八
送祠部莫郎中贵州提学
河中之水歌
萧萧篇哭孙 其二
幽州马客吟歌 其四
和荅殿卿冬日招饮田间 其二
古诗后十九首 其九
拂衣行答元美
岁杪放歌
汝宁徐使君 其九
殿卿乞酒作此寄报 其二
真定道中遇伯承户曹
咏古 其三
铙歌 其一 朱鹭
高阳乐人歌 其一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寄怀元美
挽王中丞(八首选二)
荅右史问山中与谁把苦
铙歌 其十二 有所思
估客乐 其二
天马引
录别 其十一
送吴郎中谳狱江西 其一
五子诗 其二 吴明卿
寄许殿卿
与三君登楼
再别子与 其三
岁杪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其二
哭公实 其五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八 代应德琏
东门行 其二
寄元美 其二
秋日东村偶题 其二
乌夜啼 其四
赠殿卿
送右史之京 其六
和马丈见送巡海之作
送郭使君解郡暂还豫章诗有序
酬李东昌写寄白雪楼图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八
观猎 其一
秋夜白雪楼赠周公瑕
送元美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二
桃花岭
答殿卿九日见怀 其一
杂兴 其十一
酬许使君读鄙诗见赠 其二
题候涛山观音寺寺徙自落迦
送右史之京 其五
四时子夜歌 其二
谢魏使君题白雪楼
白石郎曲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