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乞得梁园出汉关,那将春色动离颜。惟愁不见邹枚苦,赋就无人解往还。
襄阳蹋铜蹄 其一
白马蹋铜蹄,着地铜蹄鸣。往来大堤上,出入襄阳城。
人日同元美子与公实集子相宅得寒字
年华开此晏,春色又长安。得日人相劳,披云客共欢。
贴屏皆綵胜,佐酒尚辛盘。北雁先花发,西山过雪看。
文章投璧尽,心事断金寒。不但萧朱辈,论交自古难。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 其五
锦帆南入楚云重,江上遥看衡岳峰。落日苍茫秋不断,青天七十二芙蓉。
汝宁徐使君 其九
三河名郡郁如林,治行看君结主深。但使便宜长得请,守臣无意赐黄金。
山斋牡丹 其二
西山风雨锦溪寒,春色沈沈醉牡丹。不是故人裁丽句,那能萧瑟病中看。
答右史秋怀见寄 其一
河上秋风雁影开,樽前明月夜还来。兔园一望浑如雪,人在梁王古吹台。
高阳乐人歌 其一
欲知马上儿,但复看儿马。结束殊轻薄,不在汉儿下。
冬日 其三
客来堪自见,酒尽且须酤。不是南山色,贫家一事无。
寄元美 其六
落魄初看逐客情,风流又似弃繻生。路傍年少从他问,不必停车说姓名。
铙歌 其六 战城南
战城南,走城北,转斗不利号路侧。谓我枭骑,且行出攻。
宁为野乌食,不逐驽马徘徊蒲苇中。水深黝黝,蒲苇骜骜。
乌亦自不去,客亦自不豪。梁以集,乌子五,乌母六。
禾黍不食攫腐肉,愿为忠臣何可覆。伤子良臣,良臣诚可伤。
远道之人,枯骨何葬。
送右史之京 其五
阁夜示茂秦 其一
相逢殊不恶,久别竟谁驩。贫病他乡老,交游古道难。
开樽山欲出,说剑雪逾寒。如此萧条色,高斋尔自看。
莫愁乐 其四
何处寻莫愁,石城诸少年。可怜六萌车,不送莫愁还。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二
十年西署结交驩,别后云霄尺素难。郡接荆衡分岳牧,场开海岱领盐官。
五溪误见明珠拾,千里谁将老骥看。莫道赐环非近事,新悬白日照长安。
神弦歌三首 其二 道君曲
中庭有树,其实诩诩。道君出入,先以风雨。
杂兴 其九
逍遥临蓬池,言陟梁王台。还顾望大河,洪波渺悠哉。
飞雪蔽中原,北风千里来。驰驱名利途,无骏不驽骀。
精卫自微鸟,东海生尘埃。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四
弱冠文章满帝城,偶因家难负平生。中原莫恨论交少,海内今无骠骑名。
录别 其八
浮云满天地,荡子欲安之。努力事行役,弃置以为期。
少年盛意气,慷慨生别离。㷀㷀无根蓬,翩翩中林鵻。
马上不得语,涕泪各累累。君但重自爱,远道归有时。
初度日子与过署中同赋
东海钟灵此日,西方诞圣弥旬。西清老子同姓,金粟如来后身。
佳客称觞上寿,薪诗落笔生神。度江我自知己,下榻谁为故人。
咏古 其十三
阖闾为无道,厥欲如蛇豕。荐食视上国,乃政从楚起。
昭王在草泽,群臣不复纪。使者哭秦庭,七日未得理。
入郢既已甚,丘陇行见箠。感兹告急言,誓彼同袍士。
贤臣亦多术,存亡尤独美。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宿华顶玉井楼 其二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二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其三
送王侍御按贵阳
送申职方谪莱州推官
河中之水歌
许使君见过林亭 其二
送新喻李明府伯承
再别子与 其一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观猎 其一
寄元美 其四
长歌行 其三
哭子相 其一
大阅兵海上 其三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八
乌栖曲 其四
题申职方五岳图
咏古 其十五
送潘令之邯郸 其一
寄元美 其一
丁香湾
冬日 其一
黄淡思歌 其二
阁夜示茂秦 其二
和许长史玉函宫携妓 其一
哭子相 其三
和吴太常南楼烟雨之作
寄吴明卿 其三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二
前溪歌 其五
咏古 其九
别元美 其一
琅琊王歌 其五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三
秋夜白雪楼赠周公瑕
前溪歌 其六
古意寄德甫 其三
咏古 其十
将至梁园寄殿卿
作蚕丝 其二
哭陶侍御
留子与署中
齐侠行
郡斋同元美赋得明字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五
琅琊王歌 其二
寄元美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二
酬右史题扇见赠
子夜歌 其九
秋日东村偶题 其二
荅谢生盘山诗
送右史之京 其二
答右史秋怀见寄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