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酬许使君读鄙诗见赠 其二

酬许使君读鄙诗见赠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莫道西施宠最深,馆娃宫女正如林。何人不解矜颜色,敢向君王更捧心。

诗人李攀龙的古诗

送右史之京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一片燕山紫气中,汉家城阙蓟门东。即今天子招贤地,非复当年碣石宫。

送徐汝思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天涯明日故人疏,莫向樽前叹谪居。最是孤臣偏雨露,君王不问箧中书。

和吴太常南楼烟雨之作

明代 李攀龙

南楼迢递俯丹梯,烟雨萧条拂槛低。越徼层阴千里合,吴门春树万家迷。

江流欲动帆樯外,山色才分睥睨西。一自不斋多暇日,新诗谁与醉同题。

重寄元美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十载交游满帝都,五陵年少避呼卢。只今惟有张公子,匹马时时过酒徒。

四时子夜歌 其七

明代 李攀龙

郎从何处来,重袍那如水。酒无沙糖味,为他沃寒尔。

九日示殿卿

明代 李攀龙

林头浊酒浸黄花,门外萧萧五柳斜。此日登楼人尽醉,谁知秋色在陶家。

古意 其六

明代 李攀龙

中天起双阙,浮云出两宫。驰道挺其间,甲第罗西东。

胡姬正当垆,邀客过新丰。朱唇含绿酒,纤爪扣青铜。

堕髻似无意,绍绕一何工。眄睐正愁人,流纨动春风。

双双羽林郎,翩翩五色骢。挟瑟上高楼,调丝方未终。

周象贤明府明卿门人属感明卿放逐因赠明府

明代 李攀龙

金马风流汉主恩,一时冠盖尽王孙。不知泽畔行吟日,那得周郎却在门。

桃花岭

明代 李攀龙

一度桃花岭,烟霞处处新。纵迷源上路,犹似武陵人。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四

明代 李攀龙

郭北一极望,徘徊安所如。新坟历历出,古墓附里闾。

薪者踯躅歌,弃女回其车。白杨日夜疏,萧萧悲有馀。

三岁去故乡,一字无素书。

宿华顶玉井楼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玉井通溟海,朱楼冠削成。波传潮汐到,槛接斗牛平。

虎魄侵灯出,莲花傍枕生。拂盆云发暗,映掌月珠明。

犯座人间象,浮槎世上情。不愁更漏绝,石鼓自能鸣。

秋日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薄游寒暑换,仍自滞孤城。华发看人事,浮云识宦情。

拂衣驱病色,悬榻避时名。但欲眠清昼,相嘲任友生。

寄赠梁伯龙

明代 李攀龙

彩笔含花赋别离,玉壶春酒调吴姬。金陵子弟知名姓,乐府争传绝妙辞。

和马丈见送巡海之作

明代 李攀龙

楼船遥指越王城,万里波涛按部行。门下有人惟说剑,江南何处不谈兵。

长缨我愧山东妙,铜柱君悬海外名。忽讶天台霞色起,开椷彩笔更纵横。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二

明代 李攀龙

东城属浮云,阿阁百馀尺。岁暮多悲风,游子衣裳薄。

四野何萧条,所遇但遗迹。来者自为今,去者自为昔。

盛年奄已衰,含意将安适。燕赵出名倡,红颜照宛洛。

结束随时变,弦歌日相索。未弹理怀袖,若在远行客。

弄指一何妙,列柱一何迫。驰情视双燕,飞入王侯宅。

赋得金谷园障子

明代 李攀龙

谁将金谷传毫素,座上无人不回顾。乍展旋惊涧水流,才开已识河阳路。

四壁真看片锦围,中庭如见双鬟度。移席休临坠妓楼,解衣欲挂沙棠树。

彷佛明妃出塞吟,听来未必梁尘误。诗成酌我我岂辞,便过三斗无论数。

绿珠安在恰当垆,似留且往势可呼。意惨昆崙紫䆗窱,色寒沧海红珊瑚。

君家富贵合如此,此时那知有障子。纵然客散掩空堂,犹闻夜夜春风起。

汝宁徐使君 其八

明代 李攀龙

千骑如云汝水滨,铜符黻冕一时新。身为汉主分忧吏,何必龚黄好让人。

酬李东昌写寄白雪楼图

明代 李攀龙

诗名东郡沈隐侯,那复擅奇顾侯头。江湖槃薄有能事,画我山中白雪楼。

推毫已经海色至,无乃兼驱蛟蜃游。须臾百里岱阴合,咫尺疑闻清河流。

华不注山得非雨,平陵以西胡独秋。松风似欲卷绡起,良久看云失去留。

丹青快意痴如此,丘壑过人老即休。使君实解郢中调,为尔深知宋玉愁。

将至梁园寄殿卿

明代 李攀龙

谁擅梁园作赋才,只今枚叔在平台。春风好为传消息,恰是相如汉署来。

明下童曲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走马上越桥,遗却黄金鞭。遥望射堂头,徘徊骄不前。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