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岂不为同舍,于时愧重名。佳人谁独立,大将尔横行。
病起高诗兴,春光美宦情。悬知思远道,落日蓟门城。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
眄眄织女星,当机理纨素。牵牛能几许,常为投杼误。
纨素欲遗谁,终日西北顾。负轭复何时,轩车岁云暮。
揽衣即河汉,踯躅不得度。
古意 其六
中天起双阙,浮云出两宫。驰道挺其间,甲第罗西东。
胡姬正当垆,邀客过新丰。朱唇含绿酒,纤爪扣青铜。
堕髻似无意,绍绕一何工。眄睐正愁人,流纨动春风。
双双羽林郎,翩翩五色骢。挟瑟上高楼,调丝方未终。
岁杪放歌
终年著书一字无,中岁学道仍狂夫。劝君高枕且自爱,劝君浊醪且自沽。
何人不说宦游乐,如君弃官复不恶。何处不说有炎凉,如君杜门复不妨。
纵然疏拙非时调,便是悠悠亦所长。
山斋牡丹 其三
青山缭绕树横斜,中有柴桑令尹家。白发几回能载酒,春风何处不看花。
寄宗考功 其一
别离如昨日,岂厌广陵涛。春色渔阳满,烽烟海上高。
文章回白雪,顾盻解绨袍。下走犹三辅,萧条欲二毛。
怀元美
琅琊山上越王台,秋色高临海色开。莫向中原看落日,浮云万里为君来。
和许长史玉函宫携妓 其一
玉函宫里列红颜,美酒清尊醉不还。春色自应天上好,那嗔长史出人间。
杨山人 其二
吴门市卒能逃名,长安贵人非其情。南山薄田春自耕,盛世为农亦足老,少年何用随诸生。
重别魏使君 其二
谢客园林已十春,门前车马任红尘。使君不为怜同调,何处蓬蒿得故人。
春日自戏
自从移疾后,谁谓主恩疏。每及山林士,天颜满荐书。
答许右史 其一
黄须芃芃田舍翁,倾身坐向钱孔中。长颊便便美少年,行步顾影私自怜。
谁知腐鼠能为祟,纵是神仙有播迁。使君似识浮云意,蹉跎实为功名利。
已拚酒隐富贵世,潦倒佯狂百无忌。浊醪恰供十日饮,酣法须与当时异。
五斗乍可调燥吻,飞觞二子雄相视。醉杀不作傲杯人,迩来那得独醒事。
魏文大白满如月,曾托属车称国器。若言此物非其任,尔家破瓢亦应弃。
为魏使君送黄生归楚
太守高斋客,时名岂易同。六朝相上下,五马共西东。
非土悲王粲,通家赖孔融。登临存胜迹,坐啸挹清风。
四塞黄河险,三峰日观雄。楚才元自老,郢曲本难工。
裂素题班箧,裁繻谒汉宫。归堪吞梦泽,卧合起隆中。
雨雪绨袍暗,江湖剑气空。武昌鱼正美,弹铗意何穷。
汝宁徐使君 其九
三河名郡郁如林,治行看君结主深。但使便宜长得请,守臣无意赐黄金。
铙歌 其六 战城南
战城南,走城北,转斗不利号路侧。谓我枭骑,且行出攻。
宁为野乌食,不逐驽马徘徊蒲苇中。水深黝黝,蒲苇骜骜。
乌亦自不去,客亦自不豪。梁以集,乌子五,乌母六。
禾黍不食攫腐肉,愿为忠臣何可覆。伤子良臣,良臣诚可伤。
远道之人,枯骨何葬。
寄谢茂秦 其二
裘马翩翩四十秋,当时双璧暂相留。于今客散平原馆,说着还乡已白头。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一
高楼出西北,下有故乡道。浮云蔽天起,回飙响秋草。
四时更相至,人生自着老。伤彼游子颜,戚戚难独好。
携手不须臾,弃捐一何早。努力以为乐,泣涕复盈抱。
杂兴 其十一
万事无不有,何言能自持。巢由乖世度,高行众人疑。
俯仰在当路,得丧未可期。汤火煎太和,倾侧使神危。
终身系罗网,失势还相欺。念我平生欢,临觞命妖姬。
李柱史蜀扇
明月团圆掌上开,清风犹自洒西台。谁将一片峨眉雪,濯锦江寒万里来。
送祠部莫郎中贵州提学
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亦是柳章地,宁虚供奉班。
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
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送右史之京 其三
一片燕山紫气中,汉家城阙蓟门东。即今天子招贤地,非复当年碣石宫。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古意寄德甫 其一
上朱大司空 其一
四时子夜歌 其七
早春寄吴使君 其四
秋前夜过昆山寄仲蔚时元美兄弟俱就徵车
拂衣行答元美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三 代曹子建
效阮公 其一
送莱芜萧簿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 其一
送郭使君解郡暂还豫章诗有序
寄题离薋园 其一
咏古 其十三
幽州马客吟歌 其四
三洲歌 其三
重寄元美 其二
寄怀元美
丁香湾
黄淡思歌 其二
子与以服散卧病因赋姬人怨服散三章戏赠 其三
瑶池谣
五子诗 其二 吴明卿
同元美赋得寒字
山斋牡丹 其二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一
答张秀才简病中见寄 其二
咏古 其九
估客乐 其二
寄题离薋园 其二
白石郎曲 其一
琅琊王歌 其四
寄刘子方斗酒
九日示殿卿
虎跑寺泉
四时子夜歌 其四
重别魏使君 其三
别元美 其二
为南海钟侍御题金台遥祝卷 其一
答寄殿卿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和聂仪部明妃曲
答潘润夫病中见赠 其一
与刘宪使过子与大佛寺
春日闻明卿之京为寄
冬日 其一
山斋牡丹 其一
五日与殿卿游北渚 其二
送金台郑参戎 其一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五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四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七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四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二 代明帝
寄宗考功 其二
王明君吟
郡斋送张肖甫 其二
咏古 其七
平凉
答赠沈孟学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