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良会属今日,弹筝倚新声。唱苦令神伤,三变不可盈。
中曲忽自置,踯躅一再行。欲因更促柱,难为听者情。
人生局一世,悠悠终何成。要路多坎坷,先秋惨其荣。
来者率如此,焉知千岁名。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二
博物张华不易逢,十年京洛少从容。当时未得丰城剑,已识云间陆士龙。
题欧职方鹅山泉高斋
闻君读书处,乃在蓟山阿。水色开窗槛,泉声散薜萝。
濯缨秋雨至,把钓夕阳多。白璧浇田出,寒流没羽过。
风尘无燕息,宾客有羊何。一自从王事,空为劳者歌。
怀子与
青山忽送七闽秋,大海遥连百粤流。落日孤城风雨合,褰帷何处不堪愁。
答殿卿九日见怀 其二
白发萧萧映酒垂,他乡秋色更堪悲。不知此日登高处,折得茱萸插向谁。
送申职方谪莱州推官
嫖姚三疏奏明光,九月王师扫大荒。不求十万羽林骑,从军但请尚书郎。
看君未是侯门客,草檄论兵一当百。片言不合径拂衣,坐使元戎气萧索。
汉主临轩送逐臣,褰帷海上及行春。正逢匹妇衔冤雨,一洒浮尘不污人。
游燕曾携短匕首,袖里虹蜺今在否。出关若见弃繻生,为余持赠单于走。
送右史之京 其一
汉家高宴柏梁台,千载风云拥上才。谁得似君珠履贵,亲承咳唾九天来。
九月同殿卿登南山 其三
处处登高白发新,年年陶令罢官贫。萧条岂少东篱菊,不见当时劝酒人。
咏古 其一
帝作大唐歌,八伯奏卿云。钟石兴麓野,人声一以论。
日月发光华,烂然星具陈。沈璧十二渚,岱宗乃于禋。
是时辟四门,穆穆咸所宾。
赠子与
握手论文者,春来限各天。即今行乐处,不似旧游年。
神物风尘里,时名我辈前。岂令徐孺榻,白日此长悬。
哭子相 其三
扬子江寒月影孤,秋风吹落射阳湖。故人欲洒临江泪,湖上明珠竟有无。
赠张子含茂才
忆昔中丞全盛时,少年裘马相时随。忽逢世变夙心违,逆旅荒凉旧识稀。
古来万事皆如此,何用空悲昨是非。流水无情白日速,红颜犹在黄金微。
饮君莫辞燕市酒,欲行不行且携手。青云今有故人存,好赠绨袍哀王孙。
古诗后十九首 其九
独鹄西北逝,逸响一何哀。念当生别离,欲去复徘徊。
不惜寒气厉,但伤羽翼摧。我有鸳鸯绮,无衣谁为裁。
汝宁徐使君 其五
水如垂瓠抱城流,西望千山入楚秋。帝谓使君终长者,褰帷不必更闽州。
效阮公 其一
太清孔阳,元气絪缊。灵曜悬鉴,列宿垂文。威凤振羽,神龙作鳞。
蕙兰幽郁,松桂轮囷。
录别 其十
黄鹄难为群,游子常苦辛。念当从此别,中怀日以新。
清光皎明月,远望不可亲。高楼正萧条,徘徊四无人。
上有千里云,其下起飙尘。各言还故乡,握手道何因。
见火齐镫问是右史持入梁
火齐春镫七采装,谁投明月向梁王。也知照乘珠犹在,不是先容不敢张。
郡斋同元美赋
游子苦行役,驱车自溟渤。依依车生亲,斗酒日云没。
秋风亦已厉,萧条众芳歇。何以赠君子,徙倚揽明月。
燕婉当及时,霜雪变华发。高足蔽天衢,浮云望双阙。
令德一见疑,积毁能销骨。中怀不复喻,邈若胡与越。
绸缪有故人,知音无仓卒。常恐远别离,含意向明发。
道逢郭子坤拥妾戏柬
城东桃花喷路光,春风吹送孝廉郎。自拥佳人驮细马,时临绿水照红妆。
罗裙已夺石榴色,秃袖单衫杏子黄。蹋镫微笼双玉趾,扬鞭笑起两鸳鸯。
同栖孔雀言犹妒,并蒂芙蓉愿始偿。为谢使君休借问,郭家少妇身姓王。
二八盛年真擅宠,只今三十尚专房。持斋能苦头陀行,发誓曾烧顶庙香。
浩劫自知仙女分,他生常在世尊傍。每修好事辞书舍,但有佳期入道场。
才着霓裳颜更少,但盘云髻婿先狂。假令不信吹箫侣,试向秦台看凤凰。
送右史之京 其五
乞得梁园出汉关,那将春色动离颜。惟愁不见邹枚苦,赋就无人解往还。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一
翩翩白马度秋风,共醉胡姬酒肆中。舞剑吹笳歌出塞,送君朝发蓟门东。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寄顺甫
公燕诗九首 其三 子建
咏古 其九
录别 其九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 其二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五 锄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二
送子相归广陵 其五
公燕诗九首 其六 伟长
留子与署中
寄登宗秀才茂登池亭 其二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五
二山人孤山吟社得菲字
登邢台
酬郭子坤感怀 其二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二
艳歌行 其一
别元美 其一
岁杪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其二
神弦歌三首 其一 宿阿曲
黄督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八 代应德琏
宿华顶玉井楼 其一
武太常贞母太常是遗腹子
为周真阳题芭蕉仕女图戏呈吴明卿使君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四 瓢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四
襄阳蹋铜蹄 其四
挽王中丞 其一
答赠沈孟学 其三
乌夜啼 其一
和马丈见送巡海之作
企喻歌 其二
集张使君别业
白石郎曲 其二
襄阳蹋铜蹄 其一
秋日寄怀元美兼呈吴徐二使君
夏日袭生过白泉精舍索赠
酬皇甫虞部
挽王中丞 其六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九 代阮元瑜
寄宗考功 其一
录别 其十一
莫愁乐 其二
寄送方山人归歙州 其一
录别 其二
杂兴 其八
送吴郎中谳狱江西 其一
答寄殿卿
地驱乐歌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二
荅元美山东道中见寄
重别魏使君 其三
刁斗篇
重寄伯承
三洲歌 其一
估客乐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