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重别魏使君 其三

重别魏使君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君家明月楚江干,价动连城海色寒。不是片心还得似,三年那借故人看。

诗人李攀龙的古诗

咏古 其十六

明代 李攀龙

中春阳和起,嘉观临四方。刻石观功德,从臣纪攸长。

上以献泰成,下威六暴彊。郡县乃作始,经纬不踰行。

荐号立大义,昭设咸有章。濯俗谅已美,刑名非恒常。

鞭箠出顽夫,二世寻灭亡。

哭公实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逝矣梁公实,清时隐汉关。扁舟浮大海,健笔志名山。

岂悟风流尽,犹言洗沐还。文章憎白发,服食误红颜。

禅草来天上,玄经出世间。纵为华表鹤,羽翮已难攀。

企喻歌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放马大泽中,马饱勿复驱。宁断壮士肉,不断骏马刍。

答右史秋怀见寄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老去王门混酒徒,陈留宾客避呼卢。不知今日狂何似,曾入高阳会里无。

顾中翰祭告德衡二藩兼有事沂山东海

明代 李攀龙

圣主新恩北极开,侍臣衔命出燕台。三齐茅土星潢近,二国松楸雨露回。

百丈自天垂瀑布,五云佳气接蓬莱。俱言海岳游偏壮,为有王褒作颂才。

酬右史题扇见赠

明代 李攀龙

䊵扇新题寄远篇,才开箧笥已篇怜。清风忽自兰台至,明月还从邺下悬。

佳客满堂疏翰墨,美人千里共婵娟。何因怀袖含香署,再使君恩出入偏。

和许长史玉函宫携妓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玉函宫里列红颜,美酒清尊醉不还。春色自应天上好,那嗔长史出人间。

录别 其九

明代 李攀龙

秋风动千里,游子何翩翩。早行多所怀,慷慨私自怜。

严霜覆四野,明星出高天。涕泪一以下,中道忽言旋。

踟蹰恋徒侣,不知身弃捐。客从远方来,遗我缯綵笺。

故人俱白头,安得独盛年。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五

明代 李攀龙

碧天无尽白云孤,到日扁舟落五湖。不见蓟门秋草色,愁心明月满姑苏。

长松标

明代 李攀龙

落落南山松,长标一何拙。上栖万里风,下覆千年雪。

重别魏使君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君家明月楚江干,价动连城海色寒。不是片心还得似,三年那借故人看。

铙歌 其十三 雉子

明代 李攀龙

雉子斑如此之趋跄跄,雄来蜚从雌拉沓曳水集于梁。

目以顾之,蔚蔚冥冥,艾而张罗,雉子知得奈我何。

王孙有罗以雉子,黄鹄之罗当千里。驾以南,驾以北。

朝行出遨游,暮从美人食。

录别 其四

明代 李攀龙

秋风西北来,萧萧动百草。荡子萧室家,悠悠在长道。

红颜能几时,弃捐一何早。对客发素书,零涕复盈抱。

上言故乡好,下言故人老。

幽州马客吟歌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自怜十指镮,玉壶不离手。女儿行无赖,故劝郎君酒。

与子与游保叔塔同赋

明代 李攀龙

古塔松台对寂寥,高斋斜日傍寥樵。金牛忽见湖中影,铁骑初回海上潮。

更倚连城明月动,并携双剑落星摇。若非赋有凌云气,笔厎天花可自飘。

作蚕丝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大茧大如卵,小茧垂其腴。三秋上织作,君看罗绣襦。

郡斋同元美赋

明代 李攀龙

游子苦行役,驱车自溟渤。依依车生亲,斗酒日云没。

秋风亦已厉,萧条众芳歇。何以赠君子,徙倚揽明月。

燕婉当及时,霜雪变华发。高足蔽天衢,浮云望双阙。

令德一见疑,积毁能销骨。中怀不复喻,邈若胡与越。

绸缪有故人,知音无仓卒。常恐远别离,含意向明发。

发长安

明代 李攀龙

此处看春色,萧条客自禁。风尘为郡过,踪迹抱关深。

不尽传经意,难言作赋心。故人多道路,薄宦有登临。

殿卿乞酒作此寄报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遥传锦札雁池来,问我看春醉几回。消渴未能常傍酒,乞君携客上平台。

代香山寺老僧答

明代 李攀龙

老僧何处来迎客,身无袈裟足无舄。虽有弟子今流离,独向空山种麻麦。

先时长者布黄金,大师说法如来席。浮图中霄天乐下,禅台雨花坐盈尺。

共道当朝少游幸,唯此祗园有恩泽。綵丈晴连鹦鹉林,宫娥晚傍蟾蜍石。

侍从求看贝叶编,焚香再拜开琳碧。我往能言西域文,珠函为取华严译。

自复悬灯香炉峰,君其问腊庭中柏。何曾马绕招提鸣,未见沙门畜四兵。

突厥公然驰赤县,湖外秋风笳吹声。犹疑穷谷岂遽至,已闻野哭尸纵横。

裹创被血窜榛棘,问之不答惨且惊。须臾马驼蔽陵壑,三骑五骑擐长缨。

抨弓北岭饮南涧,骄气直欲凌欃枪。一骑常驱百汉人,一人常联二骑行。

翻身仰射罘罳落,束茅纵火烧朱甍。岂无卓锡笞其背,佛力不祐人心倾。

西堂北丘缘业恶,寺前荒冢遂峥嵘。亦是官军入援急,匈奴飏去归其营。

匍匐渐从草莽出,昼伏夜走同狐鼪。衣钵荡尽微躯在,性命真如飞鸟轻。

丈人岂愿闻丧乱,神州岂宜有战争。故人更邀住庐岳,万乘垂衣右北平。

燕中耆旧寄书说,早晚单于和议成。语罢空林转萧瑟,茫茫天地终何情。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