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东城属浮云,阿阁百馀尺。岁暮多悲风,游子衣裳薄。
四野何萧条,所遇但遗迹。来者自为今,去者自为昔。
盛年奄已衰,含意将安适。燕赵出名倡,红颜照宛洛。
结束随时变,弦歌日相索。未弹理怀袖,若在远行客。
弄指一何妙,列柱一何迫。驰情视双燕,飞入王侯宅。
送潘令之邯郸 其二
为政风流不下堂,漳河春色动宫墙。遥知茂宰鸣琴曲,弹作罗敷陌上桑。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四
美酒新开琥珀光,还堪潦倒故人傍。已拚十日平原饮,怪尔能飞五月霜。
春日闻明卿之京为寄
十载浮云傍逐臣,归来不改汉宫春。摩挲金马宫门外,谁识当时谏猎人。
早夏示殿卿 其一
长夏园林黄鸟来,百花春酒复新开。主人把酒听黄鸟,黄鸟一声酒一杯。
碣石篇 其二
凉秋九月,塞外草衰。白日萧条,北风苦悲。边声四起,胡马成群。
爝火如星,列障如云。钱镈既置,修我戈矛。裹粮坐甲,唯敌是求。
琅琊王歌 其一
阳春二三月,单衫绣裲裆。系马临大道,值女行采桑。
酬右史题扇见赠
䊵扇新题寄远篇,才开箧笥已篇怜。清风忽自兰台至,明月还从邺下悬。
佳客满堂疏翰墨,美人千里共婵娟。何因怀袖含香署,再使君恩出入偏。
荅寄余德甫
当年草奏柏梁台,此日漂零浊台杯。伏枕春阴三楚合,拂衣秋色大江回。
含冤夜识双龙气,作赋时推二马才。极目中原诸子尽,豫章城里一书来。
三洲歌 其三
何来板桥湾,持底唤沽酒。两丛蒱锻镮,问侬取不取。
荅寄用晦王孙 其一
江上传书锦字斜,于时飞雪映瑶华。谁携雄剑非丰狱,但出名驹即汉家。
春色自怜彭泽柳,美人相怨武陵花。三年未报平安使,长日心悬万里槎。
与茂秦金山寺亭上望西湖
孤亭遥上翠微重,槛外空林何处钟。秋到诸天开薝卜,湖连双阙散芙蓉。
云光忽落鼋鼍窟,雨色飞来鸑鷟峰。自信登临能作赋,肯令陶谢不相从。
天马引
胡风雨駪駪而空,山有人踯躅兮悲鸣。匝余室兮三行。
萧萧篇哭孙 其二
西北浮云白日微,萧萧木叶傍人飞。那知十载穷途泪,并向秋风湿我衣。
铙歌 其九 将进酒
将进酒,称我觞。纷佳哉,以浩倡。心所作,未尝闻,徘徊三叹一为君。
君之臣明四时和,国有良工悉索歌。观者不苦奈子何。
铙歌 其十三 雉子
雉子斑如此之趋跄跄,雄来蜚从雌拉沓曳水集于梁。
目以顾之,蔚蔚冥冥,艾而张罗,雉子知得奈我何。
王孙有罗以雉子,黄鹄之罗当千里。驾以南,驾以北。
朝行出遨游,暮从美人食。
和荅殿卿冬日招饮田间 其二
白云湖上北风寒,茅屋萧条两鹖冠。我自能怜华不注,推窗君试雪中看。
答许右史 其一
黄须芃芃田舍翁,倾身坐向钱孔中。长颊便便美少年,行步顾影私自怜。
谁知腐鼠能为祟,纵是神仙有播迁。使君似识浮云意,蹉跎实为功名利。
已拚酒隐富贵世,潦倒佯狂百无忌。浊醪恰供十日饮,酣法须与当时异。
五斗乍可调燥吻,飞觞二子雄相视。醉杀不作傲杯人,迩来那得独醒事。
魏文大白满如月,曾托属车称国器。若言此物非其任,尔家破瓢亦应弃。
寄吴明卿 其二
梁园高宴日纷纷,帝子风流雅好文。若使平台宾客在,已知词赋不如君。
送徐子与之武昌 其二
刺史楼台望里重,是时门客羡登龙。白云三署还堪起,黄鹄千秋更可逢。
象合星辰双执法,心随江汉一朝宗。二天尊宠诸侯上,出处何论邴曼容。
寄慰元美 其二
少妇红妆玉箸寒,清秋银烛对阑干。无情最是它乡月,不就仙郎掌上看。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一
前溪歌 其六
答张秀才简病中见寄 其二
长相思·秋风清
乌生
答寄子威
宿华顶玉井楼 其二
得殿卿书兼寄张简秀才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其三
咏古 其十六
和子与留别 其一
送王侍御按贵阳
同元美赋得寒字
录别 其四
重寄伯承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三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一 五岳图
再别子与 其一
重寄元美 其一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三 衲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四
虎跑寺泉
寄许殿卿
秋日 其二
平凉
重别魏使君 其三
杨山人 其一
神弦歌三首 其一 宿阿曲
寄元美 其六
琅琊王歌 其四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四
咏古 其十三
寄宗考功 其二
谢魏使君题白雪楼
四时子夜歌 其六
三洲歌 其二
五凤曲
寄殿卿 其一
咏古 其一
五子诗 其三 宗子相
早春寄吴使君 其二
和梁宪使过密咏天仙宫白松 其二
寄吴明卿 其六
和许长史筝伎篇
答殿卿九日见怀 其二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二 代明帝
劳别子与 其一
录别 其七
寄吴明卿 其七
送靳颍州子鲁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二
秋夜白雪楼赠周公瑕
岁杪再得殿卿书却寄
铙歌 其十一 芳树
答元美问余近事 其二
咏古 其九
寄谢许左史刊倡和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