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刁斗篇

刁斗篇

明代 李攀龙

阴山战合胡天黑,汉兵大呼单于北。边秋日落五原屯,碛火夜连千灶食。

骠骑横戈拂铁衣,悲风黄草白榆飞。渡河鸟阵旌旗伏,卧壁龙沙鼓角希。

征人马上援枯骨,满地清霜刁斗发。朔气遥传瀚海云,寒声乱动轮台月。

掩笳骄雏听垂泣,按剑材官怒指发。宫女琵琶咽逝波,使臣旄节凋幽窟。

谁能绝漠靖边氛,哀响如今不可闻。六郡少年思转斗,摐金犹忆李将军。

诗人李攀龙的古诗

荅元美

明代 李攀龙

萧条鹦鹉赋初成,偃蹇当年一祢生。屈指中原馀子尽,非君谁见孔融名。

答寄殿卿

明代 李攀龙

平台春兴日堪乘,公子相邀赛信陵。那得更逢寒食下,高斋独供伏牛僧。

送新喻李明府伯承

明代 李攀龙

尔昔红颜客蓟门,献书不报哀门孙。一朝致身青云里,座上还开北海樽。

余亦题诗郭隗台,燕山秋色对衔杯。论交共惜黄金尽,此处空悲骏马来。

可怜郢曲今亡久,下里之歌吾何有。文章稍近五千言,雅颂以还十九首。

才子新传白雪篇,江城忽借使君贤。那堪西署为郎者,多病离居卧日边。

襄阳蹋铜蹄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白马金络头,一步三駊騀。便是马上郎,何尝不婀娜。

杨山人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苕溪之水何泠泠,吴山一峰天目青。千林万壑子云亭,从他世人还解事,白头不厌太玄经。

送子相归广陵 其六

明代 李攀龙

广陵秋色雨中开,系马青枫江上台。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

宿华顶玉井楼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玉井通溟海,朱楼冠削成。波传潮汐到,槛接斗牛平。

虎魄侵灯出,莲花傍枕生。拂盆云发暗,映掌月珠明。

犯座人间象,浮槎世上情。不愁更漏绝,石鼓自能鸣。

白石郎曲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郎之徕,何纷员。车以清风马以云。前有明姑后道君。

简许殿卿

明代 李攀龙

玉函山色倚嵯峨,北渚清秋已自波。我欲与君携酒去,不知何处白云多。

答寄殿卿见梦之作

明代 李攀龙

忆昔红颜日携手,一别三年非不久。纵使天台记阮郎,也应梁苑称枚叟。

故人多病卧青春,华发如蓬自看丑。漫尔风流更旁骚,从他憔悴仍醉酒。

悠悠世上竟须疑,梦里相逢知是否。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八 代应德琏

明代 李攀龙

郁郁西北云,千里驱重阴。临江大耀士,方舟载浮沈。

连波响风雨,长緤纷悲吟。分曹命超距,逸气不可禁。

君子在行伍,常怀饥渴心。非不愧细微,良遇日以深。

故山何时旋,徘徊中自任。

寄谢许左史刊倡和集

明代 李攀龙

平台左史寄相思,开卷风流见往时。已自游梁词赋长,翻因御李姓名疑。

玄经竟为何人出,郢调除非和客知。君有明珠堪照乘,更烦清影及茅茨。

哭公实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逝矣梁公实,清时隐汉关。扁舟浮大海,健笔志名山。

岂悟风流尽,犹言洗沐还。文章憎白发,服食误红颜。

禅草来天上,玄经出世间。纵为华表鹤,羽翮已难攀。

别元美 其二

明代 李攀龙

白云愁色满吴门,疋马孤舟不可论。一自河梁携手后,至今犹有未销魂。

送申职方谪莱州推官

明代 李攀龙

嫖姚三疏奏明光,九月王师扫大荒。不求十万羽林骑,从军但请尚书郎。

看君未是侯门客,草檄论兵一当百。片言不合径拂衣,坐使元戎气萧索。

汉主临轩送逐臣,褰帷海上及行春。正逢匹妇衔冤雨,一洒浮尘不污人。

游燕曾携短匕首,袖里虹蜺今在否。出关若见弃繻生,为余持赠单于走。

白纻舞歌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春日荏苒花落英,吴姬起舞媚前楹。回身顿趾迅且轻,纤尘暗暧不及生。

投袂一转激楚成,徘徊复进为新声。二八敛手停鸣筝,中曲再变豪竹惊。

如矜若怨意未明,馀姿逸态犹纵横。妙技绝世色倾城,谁能顾盻感人情。

碣石篇 其三

明代 李攀龙

委蛇者河,千里一曲。方之舟之,匪刍伊粟。太行诘屈,西北是经。

车辙马迹,日不遑宁。于铄圣人,依其在京。差次吏功,郡国以成。

五凤曲

明代 李攀龙

梧桐生高冈,凤凰鸣中央。三百六十鸟,翁杂朝四方。

其东鸣青鹖,其西鸣鹔鹴。鸑鷟鸣其阴,鹑雀鸣其旁。

五日与殿卿游北渚 其一

明代 李攀龙

青樽画舫㟙湖滨,风俗遥传楚逐臣。潦倒只今君自见,那能长作独醒人。

答殿卿代寄正甫

明代 李攀龙

凌云赋出罢朝天,今日恩深汉帝年。寄语故人杨得意,白头堪作病相怜。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