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夜投东林寺,北风雪大作。扪虱对山僧,衲衣不堪着。
汝宁徐使君 其七
高盖崚嶒驾楚云,骖驔五马五花文。汉庭此日推经术,可是寻常作使君。
寄殿卿
一作山中客,蓬蒿自满庐。旧游谁独往,新著复何书。
访刘山人不值 其一
主人三径草堂斜,稚子开门劝吃茶。自有白云看好客,不妨红叶满贫家。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五
处世苦无见,孤生非所忧。高言生同心,千载一相求。
穷贱解胶漆,弃置衰交游。昔我同门友,上书哀王侯。
明月皎夜光,踯躅不得投。
乌夜啼 其四
乌生秦氏家,不从秦氏栖。夜夜将九子,石城城上啼。
录别 其六
四海一黄鹄,千里命其俦。悲风厉胡马,踯躅鸣相求。
何况同袍友,从此远行游。离别无慷慨,去去且复留。
白日没边城,回首望中州。浮云西北飞,河汉东南流。
视夜常苦早,寒冬正悠悠。明月烛罗帏,严霜切绸缪。
俛仰已自喻,谁能不怀忧。
与三君登楼
谁怜王粲懒登楼,病起漳南对客秋。自喜赋成多丽句,因知座上有曹刘。
初春 其四
蓟北看春色,羁情坐郁然。官犹胶柱在,名岂滥竽传。
汩没终何事,文章自有权。薄游多难后,知己众人前。
疏拙容高枕,风云让着鞭。客嘲安用解,执戟至今怜。
寄题况吉甫药湖别业在荷山下
湖上高斋万木齐,白云长在楚天西。落霞一散烧丹火,秋水遥通濯锦溪。
伏枕自来诗不废,扁舟谁为酒同携。南峰尽作莲花色,曾是王乔隐遁栖。
登华不注山送公瑕
鸿雁高飞木叶丹,逍遥台上一凭阑。浮云不动孤峰起,落日长临二水寒。
多病故人书未达,中原秋色醉相看。预愁匹练江南道,极目吴门驻马难。
懊侬歌 其三
夙昔幽闺性,冶游持自惑。旦夕三千里,不复作颜色。
长松标
落落南山松,长标一何拙。上栖万里风,下覆千年雪。
琅琊王歌 其四
盛冬十一月,调笑酒垆傍。玉壶出纤手,索女弄丝簧。
怀元美
琅琊山上越王台,秋色高临海色开。莫向中原看落日,浮云万里为君来。
谢魏使君题白雪楼
白雪新题照画阑,鲍山堪此对盘桓。楚宫一送江天色,郢曲长飞海气寒。
绕夜朱弦清自语,凌云綵笔老相看。使君不是元同调,千载阳春和者难。
寄顺甫
江汉秋风万里生,浮云不见鄂王城。于今楚调无人和,忆尔还高白雪情。
铙歌 其二 思悲翁
思悲翁,凤凰安宿阿阁中。夺我美人,思悲翁。凤凰飞上天,枭子拉沓随转蓬。
狗逐狡兔走,取尔枭子食枭母。
戏东张茂才
罗姑春酒百花香,潦倒张郎自不妨。为问君家三妇艳,今朝若个画眉长。
山斋牡丹 其二
西山风雨锦溪寒,春色沈沈醉牡丹。不是故人裁丽句,那能萧瑟病中看。
仲鸣蒲桃
万颗蒲桃照玉盘,西施乳滴露华寒。故人更比相如渴,不向金茎夜夜看。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录别 其九
送太医令周一之从大将军出塞
襄阳蹋铜蹄 其三
公燕诗九首 其六 伟长
送祠部莫郎中贵州提学
皇太子册立入贺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 其二
高阳乐人歌 其一
初度日子与过署中同赋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四
寄谢茂秦 其二
萧萧篇哭孙 其一
前溪歌 其六
岁杪放歌
宿华顶玉井楼 其二
灌甫东陂宴
哭公实 其五
寄元美 其六
莫愁乐 其二
子夜歌 其七
和马侍御赋得飞来双白鹤
春日自戏
山斋牡丹 其三
雪后忆元美
送金台郑参戎 其一
宿华顶玉井楼 其一
二子诗 其二 谢茂秦
荅寄用晦王孙 其一
许使君见过林亭 其二
送元美
送罗大参之任山西 其一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一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二
岁杪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其一
杂兴 其七
和梁宪使过密咏天仙宫白松 其二
黄督
琅琊王歌 其三
碣石篇 其二
杂兴 其十一
寄茂秦
铙歌 其十一 芳树
送右史之京 其一
酬郭子坤感怀 其四
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 其三
挽王中丞 其一
和许史秋日玉函观 其二
三洲歌 其三
古意寄德甫 其二
娇女诗 其一
秋日东村偶题 其一
再别子与 其三
答殿卿过饮南楼见赠 其二
送子相归广陵 其六
古诗后十九首 其九
过刘簿山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