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白马金络头,一步三駊騀。便是马上郎,何尝不婀娜。
秋日东村偶题 其一
西风萧瑟病相如,高枕从他世上疏。莫道浮云多变态,还将秋色到茅庐。
早春寄吴使君 其二
从他白发病中生,浊酒宁知世上情。才到蓬蒿人自转,非干仲蔚欲逃名。
寄殿卿 其一
人情原惨淡,世路故蹉跎。意气弹冠少,风尘按剑多。
客居深雨雪,春梦远漳河。赖有西山色,犹堪载酒过。
答潘润夫病中见赠 其一
高秋伏枕㟙湖滨,憔悴谁怜似楚臣。怪尔红颜青镜里,潘郎本自玉为人。
寄吴明卿 其二
梁园高宴日纷纷,帝子风流雅好文。若使平台宾客在,已知词赋不如君。
寄元美 其四
何悟淹为郡,风尘日以难。宦情疏自解,人事拙相看。
高枕西山色,清斋大麓寒。期君秋月满,从此挂吾冠。
古意寄德甫 其一
悠悠我行役,往路殊未央。春华不须臾,奄忽践严霜。
安知疑与喻,风波起褰裳。浮云邈无所,游子依故乡。
长当远别离,何必复彷徨。鸳鸯自踟蹰,黄鹄已翱翔。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二
短褐怜君又远游,如今白璧好谁酬。座中楚客曾三献,才说连城泪已流。
录别 其六
四海一黄鹄,千里命其俦。悲风厉胡马,踯躅鸣相求。
何况同袍友,从此远行游。离别无慷慨,去去且复留。
白日没边城,回首望中州。浮云西北飞,河汉东南流。
视夜常苦早,寒冬正悠悠。明月烛罗帏,严霜切绸缪。
俛仰已自喻,谁能不怀忧。
塞上曲四首送元美 其三
西出居庸大漠开,胡尘遥暗白登台。愁看塞上萧条色,落日秋风万里来。
乌栖曲 其四
江南女儿蹋蹀歌,阳春窈窕出绮罗。黄金辔头紫骝马,长安少年事游冶。
高阳乐人歌 其一
欲知马上儿,但复看儿马。结束殊轻薄,不在汉儿下。
与刘宪使过子与大佛寺
西湖斜日净风烟,北岭苕荛出烟天。磴道乍从空外转,楼台已入镜中悬。
塔分西域铜瓶势,石纪秦官锦缆年。白社但须彭泽酒,青山不用华家钱。
波摇玉树堪双映,月上珠林好独眠。我辈自狂君莫讶,平生未敢谬周旋。
和许长史筝伎篇
君不闻秦筝多慢声,平台女儿慢长成。家本邯郸行步好,生年十三指爪清。
安得此双弦索手,那能独酌高阳酒。正值倾囊无俸钱,将来换马还肯否。
自从解赠同心结,不惜樽前香腕折。几回玉柱雁池飞,春愁散作梁园雪。
合就罗敷陌上桑,含颦一啭发中堂。遥知华发王门客,纵是风流也断肠。
高光州孤山精舍
白云不散一山孤,地主人称楚大夫。老作西陵诗社长,可携南部酒家胡。
囊馀太古双龙剑,壁有行春五马图。汝颍过逢遗事在,高阳似此聚星无。
殿卿乞酒作此寄报 其一
遥传锦札雁池来,问我看春醉几回。消渴未能常傍酒,乞君携客上平台。
子与以服散卧病因赋姬人怨服散三章戏赠 其三
吴姬捣药楚姬丸,独夜深闺玉兔寒。更倚庭前双桂树,何人不作月中看。
留别子与子相明卿元美 其二
使君千骑自东方,回首春云五凤凰。此日主恩曾不浅,还容长孺卧淮阳。
将至梁园寄殿卿
谁擅梁园作赋才,只今枚叔在平台。春风好为传消息,恰是相如汉署来。
初春元美席上赠茂秦得关字
凤城杨柳又堪攀,谢朓西园未拟还。客久高吟生白发,春来归梦满青山。
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闻道鹿门妻子在,祗今词赋且燕关。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南溪老树行
答寄俞仲蔚 其一
送潘令之邯郸 其二
录别 其二
黄督
关门雪望
怀子相
送徐汝思 其一
过严陵
雪后忆元美
长松标
山斋牡丹 其二
和聂仪部明妃曲 其二
琅琊王歌 其六
谢魏使君题白雪楼
紫骝马歌 其三
乌夜啼 其二
乌夜啼 其四
赠殿卿
秋前夜过昆山寄仲蔚时元美兄弟俱就徵车
咏古 其三
四时子夜歌 其三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 其二
寄元美 其一
题潘廷尉留馀堂
石城曲 其三
酬殿卿长史夏日过饮 其二
答右史秋怀见寄 其一
企喻歌 其二
秋日 其三
赋得狼居胥山送李侍御
白纻舞歌 其三
山斋牡丹 其一
送子与 其五
答寄殿卿
锦阳川途中醉归答刘山人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八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 其一
岁杪放歌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和许右史初度村兴之作
娇女诗 其一
送右史之京 其五
汝宁徐使君 其七
和许史秋日玉函观 其二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一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三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七
赠张子含茂才
别元美 其一
顾中翰祭告德衡二藩兼有事沂山东海
与子与游保叔塔同赋
送右史之京 其二
寄怀蒲圻魏使君 其二
琅琊王歌 其三
送张阃使黔中
寄许殿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