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谁能采黄葛,逍遥独桑头。黄葛断还生,春风不可留。
烂漫使侬愁。
郡斋与元美赋
握手今何在,高斋共此樽。众人方睥睨,二子向乾坤。
经术从吾浅,诗名得尔尊。当时杨马辈,谁复在金门。
录别 其一
悠悠念往路,离别从此长。何以酬明德,携手归故乡。
良时不须臾,且复各盈觞。仰视日月驰,千载互相望。
浮云难独留,游子暮彷徨。绸缪踰皓首,风波忽一方。
莫愁乐 其四
何处寻莫愁,石城诸少年。可怜六萌车,不送莫愁还。
前溪歌 其六
寄慰元美 其一
幕府千山蓟北青,朗陵宾客夜充庭。即今无恙荀文若,着膝犹堪当一星。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三
十载论文画省开,君家二妙日趋陪。那因见和池塘句,始羡风流小谢才。
艳歌行 其一
皎皎月中兔,罗网安得错。夫婿流宕子,翩翩长道路。
上堂事舅姑,下堂力蚕作。日出行采桑,春风动纨素。
不知何年少,踟蹰西北顾。请君且莫顾,黄金徒自误。
黄金道路傍,谁当见国卿。
杨山人 其一
苕溪之水何泠泠,吴山一峰天目青。千林万壑子云亭,从他世人还解事,白头不厌太玄经。
送子与 其五
玉帛徵贤谒建章,颍川轩盖有辉光。君恩傥许留京兆,不必重来下凤凰。
周象贤明府明卿门人属感明卿放逐因赠明府
金马风流汉主恩,一时冠盖尽王孙。不知泽畔行吟日,那得周郎却在门。
寄赠元美四首 其三 藤障子
九叠风生障子深,兰台上客赋披襟。休疑古蔓龙蛇走,犹带松杉十里阴。
秋日东村偶题 其一
西风萧瑟病相如,高枕从他世上疏。莫道浮云多变态,还将秋色到茅庐。
公燕诗九首 其四 仲宣
浮云撤重阴,流猋四座来。西临柏阳山,南望铜雀台。
回首出中原,旷然千里开。公子大置酒,弦管间行杯。
华镫吐清光,飞盖自徘徊。古人一含情,于今安在哉。
乱离常苦多,欢极令我哀。
寄怀子与
白云愁色满秋天,海上离心雁影传。那堪对酒书相忆,况复登楼月正圆。
自尔一携龙剑合,何人更问鹖冠篇。莫言十日平原饮,不是王孙得意年。
寄元美 其一
我昔朝宗日,君停使者轩。并驱皆上驷,相遇复中原。
草昧时人起,风尘国士恩。别来春色满,无处不销䰟。
石城曲 其三
阳春二三月,花与郎同色。明知苦淹留,盛年不可得。
录别
眇眇远行客,绵绵思故乡。悲风绕车鸣,浮云立马傍。
边城苦多阴,秋气激繁霜。白日匿何时,四野一茫茫。
落木委空庭,游响拂閒房。霏霏罗帷影,明月在我床。
起视河汉流,寥寥夜未央。出亦以徘徊,入亦以彷徨。
和子与留别 其一
别酒故人同,留诗古寺中。唯应湖上竹,一为起清风。
寄顺甫
江汉秋风万里生,浮云不见鄂王城。于今楚调无人和,忆尔还高白雪情。
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 其一
夹户春风五柳斜,绕篱秋色醉黄花。南山只在茅茨外,人道柴桑处士家。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捉搦歌 其二
汝宁徐使君 其九
送右史之京 其三
关门雪望
郡斋同元美赋得遗字
同皇甫缮部寒夜城南咏月
四时子夜歌 其二
荅龚茂才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 其一
录别 其八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四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二
四时子夜歌 其三
录别 其六
烟霞岭
三洲歌 其三
赠德甫
荅谢生盘山诗
寄吴明卿 其一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 其五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六 代徐伟长
寄宗考功 其二
冬日 其四
寄元美 其七
湖就姑曲
采葛妇歌
荅寄余德甫
采莲童曲 其一
闻子与欲诣问诗以代柬 其一
送潘令之邯郸 其一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三
哭子相 其一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五
和马侍御赋得飞来双白鹤
送徐汝思 其一
寄题离薋园 其一
阁夜示茂秦 其四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 其一
寄吴明卿 其八
和荅殿卿冬日招饮田间 其二
答赠沈孟学 其三
题候涛山观音寺寺徙自落迦
答许右史 其一
秋日寄怀元美兼呈吴徐二使君
神弦歌三首 其三 圣郎曲
答寄殿卿见梦之作
答殿卿九日见怀 其一
席上鼓饮歌送元美 其一
建安体 其一
戏赠张茂才 其一
和殿卿咏梅篇
岁杪再得殿卿书却寄
岁杪得元美兄弟书却寄 其二
与三君登楼
子与以服散卧病因赋姬人怨服散三章戏赠 其三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