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征南幕府百蛮遥,拟勒功名宠圣朝。此日汉家铜柱在,何如海上赤城标。
萧萧篇哭孙 其一
年年病里度秋风,双鬓萧萧对转蓬。今日邻家闻玉笛,不堪吹入思悲翁。
泾州
回磴层云上,孤城返照间。人烟趋白阪,睥睨走青山。
刍粟浮泾下,旌旗度陇还。时看乘障吏,车马出萧关。
与三君登楼
谁怜王粲懒登楼,病起漳南对客秋。自喜赋成多丽句,因知座上有曹刘。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十
东观风流著作郎,满朝谁不羡恩光。赋成清思如秋水,一片霜毫洒玉堂。
袭克懋托疾不肯入试赋赠
白发萧萧一布衣,秋风摇落雁南飞。如何自听朱弦绝,此调人间识者稀。
过刘簿山斋
万壑千山入户重,秋来三径少人踪。不知君在莲花府,得似芙蓉第几峰。
和殿卿咏梅篇
忽报探梅句,深知水部贤。空梁知汉月,寒色动江天。
影落青樽里,花生彩笔前。新妆萦素练,白雪洒繁弦。
南国书堪寄,春风病独怜。更惭清思减,不及兔园篇。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二
东城属浮云,阿阁百馀尺。岁暮多悲风,游子衣裳薄。
四野何萧条,所遇但遗迹。来者自为今,去者自为昔。
盛年奄已衰,含意将安适。燕赵出名倡,红颜照宛洛。
结束随时变,弦歌日相索。未弹理怀袖,若在远行客。
弄指一何妙,列柱一何迫。驰情视双燕,飞入王侯宅。
琅琊王歌 其一
阳春二三月,单衫绣裲裆。系马临大道,值女行采桑。
再别子与 其三
蓟门山色雨中开,三月渔阳春水来。愁杀故人看锦字,白云秋树满燕台。
岁杪放歌
终年著书一字无,中岁学道仍狂夫。劝君高枕且自爱,劝君浊醪且自沽。
何人不说宦游乐,如君弃官复不恶。何处不说有炎凉,如君杜门复不妨。
纵然疏拙非时调,便是悠悠亦所长。
灌甫东陂宴
王孙古城隅,东陂托偃仰。回薄始蓊杂,高台忽峻敞。
风波一以交,沦漪恣遐放。列雉翳中流,返照幕鱼网。
曲磴盘层阴,清房殷清响。并逸金谷韵,兼诣濮阳赏。
恢台戒隆曦,披发命吾党。美酒涤烦嚣,泠言发神爽。
至今河朔人,垂声得倜傥。直置病游梁,为心任独往。
寄慰元美 其一
幕府千山蓟北青,朗陵宾客夜充庭。即今无恙荀文若,着膝犹堪当一星。
锦阳川途中醉归答刘山人
锦溪人醉接䍦斜,邀客看花右史家。右史未归休下马,长安城里正看花。
答赠沈孟学 其二
海门中断出吴关,北望江流九折还。一日故人携酒处,白云千载凤凰山。
答寄俞仲蔚 其一
太乙贶汉德,名驹生渥洼。赤汗沾青云,长嘶振流沙。
饥龁玉山刍,渴则饮其涯。翘尾以踯躅,騊駼相经过。
不愿游阊阖,况乃服盐车。世岂无伯乐,垂耳奈我何。
天子发素书,使者出蹉跎。駪駪十二闲,驽马常苦多。
虽有千里姿,羁绊非所加。
寄元美 其五
江南风雨梦扁舟,蓟北燕花傍酒楼。无那故人摇落尽,教君何处不悲秋。
张明府见惠榴柿 其一
床头春酒百花香,醉里谁知柿子黄。想道故人消渴久,秋来为摘满林霜。
二山人孤山吟社得菲字
西陵树色滉斜晖,一片仙舟拂晖飞。三竺渐从天上落,二峰高入雨中微。
人今湖海开诗社,客自云霄奉禁闱。綵笔如花谁不羡,敢将春兴斗芳菲。
录别 其六
四海一黄鹄,千里命其俦。悲风厉胡马,踯躅鸣相求。
何况同袍友,从此远行游。离别无慷慨,去去且复留。
白日没边城,回首望中州。浮云西北飞,河汉东南流。
视夜常苦早,寒冬正悠悠。明月烛罗帏,严霜切绸缪。
俛仰已自喻,谁能不怀忧。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杂兴 其十
哭子相 其三
咏古 其十
琅琊王歌 其三
送公实还南海
怀子相
铙歌 其十二 有所思
送郭使君解郡暂还豫章诗有序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四 瓢
送潘令之邯郸 其二
答许右史 其二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 其四 代王仲宣
琅琊王歌 其二
五子诗 其二 吴明卿
挽王中丞 其三
作蚕丝 其二
送右史之京 其三
燕歌行 其二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汝思见过林亭 其二
题潘廷尉留馀堂
天马引
过严陵
初抵浙中感遇一首呈马丈
答寄子威
三洲歌 其一
发长安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四
黄淡思歌 其二
琅琊王歌 其四
长相思·秋风清
题申职方五岳图
寄殿卿
秋日东村偶题 其二
谢魏使君题白雪楼
建安体 其一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 其二
郡斋与元美赋
长歌行 其二
赠郑将军之铜江 其四
大阅兵海上 其三
咏古 其九
酬右史题扇见赠
山中简许郭 其二
宿林泉观
襄阳蹋铜蹄 其三
跳梁行寄慰明卿
赋得雁池送许右史游梁分奈字
和荅殿卿冬日招饮田间 其二
子夜歌 其九
幽州马客吟歌 其五
答殿卿代寄正甫
别元美 其一
和殿卿春日梁园即事
为魏使君送黄生归楚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其三
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 其二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一 五岳图
子夜歌 其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