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攀龙
北风吹雪雪毵毵,雪里开缄酒半酣。但说王家兄弟好,自应春色满江南。
酬郭子坤感怀 其四
不须婚嫁毕,始作尚平游。五岳年年在,浮云处处愁。
寄题况吉甫药湖别业在荷山下
湖上高斋万木齐,白云长在楚天西。落霞一散烧丹火,秋水遥通濯锦溪。
伏枕自来诗不废,扁舟谁为酒同携。南峰尽作莲花色,曾是王乔隐遁栖。
答寄俞仲蔚 其一
太乙贶汉德,名驹生渥洼。赤汗沾青云,长嘶振流沙。
饥龁玉山刍,渴则饮其涯。翘尾以踯躅,騊駼相经过。
不愿游阊阖,况乃服盐车。世岂无伯乐,垂耳奈我何。
天子发素书,使者出蹉跎。駪駪十二闲,驽马常苦多。
虽有千里姿,羁绊非所加。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 其一
林烟既曳绡,湖霞亦披绛。鸡犬静荒村,蓬蒿翳深巷。
烧微见月出,钟清识霜降。各称浮白乐,未觉呼卢戆。
更赋梁园雪,如流华渚虹。预愁还城邑,车马纷相撞。
神弦歌三首 其二 道君曲
中庭有树,其实诩诩。道君出入,先以风雨。
建安体 其二
北风正徘徊,繁霜以霏霏。经过至朔方,惆怅我武威。
白骨何籍籍,铠甲贯疮痍。猛兽蹲高冈,狐兔失故蹊。
伐薪缺斧斨,饮冰胶马蹄。远行多苦寒,中路渴与饥。
是时一介志,悠悠谁当知。
采葛妇歌
卧下之薪何绸缪,欲寐不寐思寇雠,我今采葛以遨游。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一
高楼出西北,下有故乡道。浮云蔽天起,回飙响秋草。
四时更相至,人生自着老。伤彼游子颜,戚戚难独好。
携手不须臾,弃捐一何早。努力以为乐,泣涕复盈抱。
塞上曲四首送元美 其二
汉兵围合左贤王,吹角千山夜有霜。君试狐奴城上听,岂堪秋色满渔阳。
山斋牡丹 其二
西山风雨锦溪寒,春色沈沈醉牡丹。不是故人裁丽句,那能萧瑟病中看。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七
帝宠词臣弄彩毫,蓬蒿宫阙五云高。自怜一日成三赋,不分傍人赐锦袍。
春日自戏
自从移疾后,谁谓主恩疏。每及山林士,天颜满荐书。
琅琊王歌 其二
炎天五六月,挈枕逐阴凉。絺服不掩体,唤女汲寒浆。
送张阃使黔中
虎臣推毂满长安,吴越当朝阃外难。君自雅歌称坐镇,人疑汉将不登坛。
江潮常借军声壮,海气遥临阵影寒。滇水一珠堪照夜,谁怜薏苡竟同看。
录别 其五
乖疑起恩爱,离别生欢娱。念子非一身,中怀难久俱。
握手一相失,奄忽秦与胡。新知自言乐,山海日以殊。
行路方未央,出门思故庐。浮云没景光,北风悲有馀。
褰裳复四顾,徘徊当路衢。结发在战场,皓首为征夫。
懊侬歌 其一
五丝合欢被,还得五丝缝。侬为懊恼曲,还持懊恼侬。
重别魏使君 其三
君家明月楚江干,价动连城海色寒。不是片心还得似,三年那借故人看。
挽王中丞 其三
旌旗海上似云屯,大将登坛国士恩。白马只今成过隙,千秋匹练曳吴门。
送右史之京 其一
汉家高宴柏梁台,千载风云拥上才。谁得似君珠履贵,亲承咳唾九天来。
送元美 其一
吾曹天地在,不惜滞风尘。意气能无合,文章自有真。
齐名他日事,侧目此时人。为别还秋色,樽前白发新。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589篇诗文
寄怀蒲圻魏使君 其二
送子与 其五
寄殿卿 其一
四时子夜歌 其六
汪中丞台火救者独以剑出弹铗而歌和以相吊
和梁宪使过密咏天仙宫白松 其二
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 其二
李柱史蜀扇
集张使君别业
寄殿卿 其二
闻子与欲诣问诗以代柬 其二
重寄元美 其二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六
答右史秋怀见寄 其二
和吴太常南楼烟雨之作
王明君吟
送子相归广陵 其七
重别魏使君 其二
袭克懋托疾不肯入试赋赠
秋夜白雪楼赠周公瑕
遣侍儿
送右史之京 其五
答殿卿九日见怀 其二
寄元美 其二
登邢台
跳梁行寄慰明卿
白石郎曲 其二
五子诗 其五 梁公实
酬郭子坤感怀 其三
答元美问余近事 其二
汝宁徐使君 其六
汪员外移水部时城京师汪为植
铙歌 其十七 远如期
荅元美山东道中见寄
夏日袭生过白泉精舍索赠
襄阳蹋铜蹄 其三
山斋牡丹 其三
挽王中丞 其四
殿卿乞酒作此寄报 其二
寄元美 其七
重送许永宁 其一
山斋牡丹 其一
罗敷曲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其一
郡斋同元美赋得遗字
题候涛山观音寺寺徙自落迦
逼除过右史水村江山人同赋
乌生
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 其二
乌夜啼 其一
琅琊王歌 其三
幽州马客吟歌 其一
元美起家按察河南寄促之官
铙歌 其六 战城南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