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
赠京西陈郎中
次韵和再拜
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芳梅何茜茜,素叶吐层层。近腊寒犹劲,先春气已承。
冷香传去远,静艳密还增。有意常欺雪,无功合镂冰。
早烟笼玉暖,冻雨浴脂凝。汉女新妆薄,燕姬瘦骨棱。
压枝唯恐折,簇萼似难胜。神物终来护,江乡未解矜。
独奇心岂欲,寄远客何曾。不见黄鹂度,宁防粉蝶凌。
月光临更好,溪水照偏能。画轴开云雾,宫刀剪綵缯。
都无笔可衒,莫信巧堪凭。丹杏尘多杂,夭桃俗所称。
故林尝渴望,大庾更愁登。重和阳春曲,声辞猥愧仍。
赠张伯益
张伯益,风义自足常游遨,醉弹琵琶声嘈嘈。雷车急辊蛟龙号,曲终放拨解紫绦。
勇气索笔作小篆,李斯复出秦碑高。不数宣王石鼓文,快健欲敌横磨刀。
弈棋丝桐且置之,众善多取精神劳。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真州东园
闻高平公殂谢述哀感旧以助挽歌三首 其三
一出屡更郡,人皆望酒壶。俗情难可学,奏记向来无。
贫贱常甘分,崇高不解谀。虽然门馆隔,泣与众人俱。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一
洛阳交旧里,过半已凋残。在昔义投漆,最先悲阖棺。
谁知二纪水,重卜九原安。闻说塞门路,白杨风更寒。
送刘㢸秘校赴婺源
云木葱茏处,鸡鸣古县城。山高地多险,源近水偏清。
斫漆资商货,栽茶杂赋征。案头龙尾砚,切莫苦求精。
正仲答云鲎酱乃是毛鱼耳走笔戏之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双裾来此室,恸器拜灵床。魂衣想髣髴,薄酒湛其觞。
含悽抚孤稚,拭泪问平常。我生都无如,仰看燕在梁。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八
细雨春冈滑,无因驻马蹄。裘单怀后侣,风急过前溪。
近寺闻鱼鼓,穿林听竹鸡。田家舂正急,炊饭待锄犁。
村豪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蔡紫微君谟同在阁下
登瓜步山二首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后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白袍来,黄绶回。来跨骞驴回跨马,麻源三谷桂花开。
江都作尉入风埃,主人刘向西京才。心如明月无不照,恐君已到还鸾台。
万表臣报山傍
前时见多叶,曾何数寻常。今见叶又多,移赏南涧阳。
寄言莫苦恃,更多殊未央。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送杨辩青州司理
答中道小疾见寄
次韵和酬刁景纯春雪戏意
赠张处士
和吴冲卿学士省中植菊
重送曾子固
逢牧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极院赋诗及觉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禽言四首 其四 竹鸡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二洛州
再别仲仪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 其七 移竹
答宣阗司理
周仲章通判润州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禽言四首 其二 提壶
韩子华约游园上马後雨作遂归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十 兰
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
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 其十五 牧笛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狮子岩
元夕同次道中道平叔如晦赋诗得闲字
夜听邻家唱
紫微亭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
依韵和行之都官芭蕉诗
和中道雨树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扬州五题 蒙谷
送刘推官贡甫赴汝州
隐浅挺之平甫来饮
依韵和
又平律一首
夜与原甫江家步归
依韵四和正仲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四金山寺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坐睡依韵和持国
韵语答永叔内翰
守宫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八 三月九日迎驾
咏苏子美庭中千叶菊树子
和韩仲文西斋閒夜有怀道损舅及予
赵秘校见访
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道子画听越僧琴闽僧写 ...
赠刘谋合副
李宣叔秘丞遗川笺及粉纸二轴
依韵和仲源暮冬见寄
九月二日梦后寄裴如晦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咏扇
书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