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稚子获雀雏
谢鹇和公仪
汴之水三
汴之水,入于泗,黄流清淮为一致。上牵下橹日夜来,千人同济兮万人利。
利何谓,国之漕,商之货,实所寄。
梦后得宋中道书
宵梦宋子语,昼得宋子书。书意与梦语,曾不异往初。
昔我遭家难,逢子亦在庐。我南君大梁,千里非隔疏。
念处天地中,天地犹一车。日月为两毂,星辰随徐徐。
昼夜转不已,载之将焉如。冉冉趋死乡,万古曾无馀。
其间乃有梦,觉实梦何虚。何虚亦何实,及尽皆同墟。
身世既若此,合离休叹诸。
正月二十四日同江邻几韩持国过师商庙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三 潜溪
寒溪随山回,脩竹隐深寺。颇逢老僧谈,能忆先到事。
白栝圣君怜,绯花土人莳。不到三十秋,依稀犹可记。
嘲江翁还接篱
何言恐偷样,自是君妇懒。五日缝一巾,犹道苦未晚。
李廷臣
夹路青青草,随君去未休。亦将离思远,还共翠心抽。
细藉车轮稳,薰牵野蔓柔。王孙归不久,冉冉莫经秋。
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道子画听越僧琴闽僧写 ...
青槐夹驰道,方辔下麒麟。朅来游绀宇,历玩同逡巡。
吴画与杨塑,在昔称绝伦。深殿留旧迹,鲜逢真赏人。
一见如宿遇,举袂自拂尘。金碧发光彩,物象生精神。
岁月虽已深,奇妙不愧新。惊嗟岂无意,振播还有因。
乃知至精手,安得久晦堙。二僧感识别,请以己艺陈。
或弹中散曲,或出丞相真。览古仍获今,未枉停车轮。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碧澜堂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穷年见俛啄,但有饥乏意。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
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频官吴越馆粳稻,况住南阳多水田。况登太行入汾曲,正穫
九月二日梦后寄裴如晦
裴生安健否,试问雁经过。处士赋鹦鹉,将军养骆驼。
食鱼今饱未,索米奈贫何。昨夜分明梦,持书认篆窠。
万表臣报山傍
前时见多叶,曾何数寻常。今见叶又多,移赏南涧阳。
寄言莫苦恃,更多殊未央。
李密学遗苔酱脯云是自采为之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十七
河畔有钓翁,团泥为瓮缶。坐想秦人声,思倾杜陵酒。
走笔送王琪
依韵和载阳登广福寺阁
江邻几寄羊羓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九甘露寺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八 殿中飞
送吕冲之司谏使北
别钟京
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
云中发江宁浦至采
糟淮鲌
登泰山日观峰
咏象韩子华邀赋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
九月一日
欲阴
悼亡三首
依韵和行之都官芭蕉诗
夏日陪提刑彭学士登周襄王故城
拟玉台体七首 其三 雨中归
李庭老许遗结丝勒帛
直宿广文舍下
和永叔六篇 其六 啼鸟
依韵和载阳郊外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四 柘湖
得山雨
玉麈尾寄傅尉越石联句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
初见淮山
寄维阳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依韵李密学合流河口见怀
余令之会稽新昌
丁端公北使
颖公遗碧霄峰茗
咏官妓从人
中秋与希深别後月下寄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二北固山
南邻萧寺丞夜话
志来上人寄示酴醾花并压砖茶有感
留别乐和之
表臣斋中阅画而饮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坐睡依韵和持国
咏苏子美庭中千叶菊树子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和中道雨树
正月十日五更梦中
雨燕
十五日雪三首 其二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八
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吴资政挽词二首 其二
与蒋秘别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罗拯十年始见之
依韵和仲源暮冬见寄
与用文师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次韵和表臣惠符离去岁重酝酒时与杜挺之李宣
南邻萧寺丞夜话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