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

宋代 梅尧臣

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

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

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

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

诗人梅尧臣的古诗

雨中移竹

宋代 梅尧臣

荷锸冒秋霖,萧条移翠竹。
欲分溪上阴,聊助池边绿。
中散林未开,子猷心已足。
青青谢栽培,岂愧凡草木。

得陈天常屯田双筇竹二枚

宋代 梅尧臣

客初西蜀来,遗我双筇竹。
上有红泪双,断非湘娥哭。
尝闻帝魂哀,嚎血滴草木。
春露洒更鲜,殷痕侵粉绿。
截为扶衰杖,万里出浴谷。
今来入我手,君勤意有嘱。
区区四十年,重趼生两足。
冠丱三男子,且与诗书读。
翁虽文章穷,尚以字遮目。
忍弃不以教,携归事樵牧。
故兹九节赠,用助老追逐。
杨朱非为岐,贾谊非为鵩。
及其悲恸时,岂不沾盈掬。
挥之傥著物,无迹染林麓。
因持此竹纹,勿叹前人独。

卫尉邵少卿挽词二首 其二

宋代 梅尧臣

买得吴门宅,归来自种花。春风未歌彻,东岱已魂赊。

昔作千年调,今为一日嗟。人将镌美德,磨石取江沙。

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岩亭记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

宋代 梅尧臣

天地磨今古,贤愚为埃尘。
草树易变改,山川无故新。
眷言零陵守,白发驾朱轮。
间来问遗老,俯迹哀昔人。
昔人者谁欤,元和前放臣。
下士穷幽荒,憔悴楚水滨。
试观当时记,图写未必真。
最苦来黄溪,坐石数游鳞。
有鸟大如鹄,东向立不踆。
始买钴鉧潭,鄠杜难计缗。
冉溪袁家洞,乱石多磷磷。
深里与沸白,若尽无穷津。
石渠连岩泓,菖蒲被其垠。
穷胜得其诡,众美谁齐均。
西涧石为底,岂无芹与苹。
涧崖如堂席,涧响如龙唇。
折竹扫陈叶,罗榻同众宾。
其言粲星斗,百岁犹比晨。
万石乃浅近,尚可资覆巾。
而况前所说,但恐烦镌珉。

郑州王密谏漱玉斋

宋代 梅尧臣

渠渠梁照日,泯泯水分京。
激作飞岩势,流为杂佩声。
图书无近迹,草树有冬荣。
景落人间处,漂花出古城。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宋代 梅尧臣

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嗷嗷。
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
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
何当黄流与雨至,雨深一尺水一篙。
都水御史亦即喜,日夜顺疾回轻舠。
频年吴楚岁苦旱,一稔未足生脂膏。
吾愿取之勿求羡,穷鸟困兽易遯逃。
我今出城勤送子,沽酒不惜典弊袍。
数途必向睢阳去,太傅大尹皆英豪。
试乞二公评我说,万分岂不益一毛。
国给民苏自有暇,东园乃可资游遨。

十一月七日雪中闻宋中道与其内祥源观烧香

宋代 梅尧臣

三日不相见,逢人问始知。
同车侵朔雪,临水拜灵龟。
絮扑鸳鸯带,花团蛱蝶枝。
如何东郭叟,足迹自穿綦。

送田遵古秀才

宋代 梅尧臣

蹊。既见游子发,登舟傍寒溪。沿江抵海澨,行陆至胶西。

入门喜在颜,上堂拜阿㜷。四邻持壶酒,鸡蹠间豚蹄。

亲戚庆问毕,诗书速整齐。即有求贤诏,与子不久睽。

送黄生

宋代 梅尧臣

我本东西南北人,穷途不复泪沾巾。
亦知车马有行色,为见长沮与问津。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三

宋代 梅尧臣

旧坟为润齧,新冢得山深。斩木来荒路,移松出近岑。

黄鹂啼棘上,玉女问泉音。强作挽人唱,傥知哀感心。

登乾明院碧藓亭

宋代 梅尧臣

馀喘不苟尽,顺俗来饭僧。东岭有上方,脩竹蔽觚棱。

下有苍石案,旁挂孤蔓藤。系累向尘世,更住殊未能。

过鸣雁城

宋代 梅尧臣

九月过鸣雁,斜阳上废台。
兵车千载会,桑柘万畴开。
代谢随秋草,草灵化死灰。
我来空咏古,寒鸟有余哀。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碧澜堂

宋代 梅尧臣

虚云临滉漾,桥势对隆穹。
环佩佳人去,汀洲翠带空。
橘船过砌下,兰栋起云中。
欲问芳菲地,吴王一废宫。

石兰

宋代 梅尧臣

言石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
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 三醉石

宋代 梅尧臣

相期物外游,共醉仙坛石。举手薄高穹,清风生两腋。

都忘尘世烦,笑傲聊为适。

书哀

宋代 梅尧臣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
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
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

丁端公北使

宋代 梅尧臣

山聘天王使,来乘御史骢。驰车看燕妇,貂扇禦胡风。

俗与华人似,言从左衽通。罽庭观拜舞,不似未央中。

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

宋代 梅尧臣

昔观唐人诗,茶咏鸦山嘉。
鸦衔茶子生,遂同山名鸦。
重以初枪旗,采之穿烟霞。
江南虽盛产,处处无此茶。
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
竞收青篛焙,不重漉酒纱。
顾渚亦颇近,蒙顶来以遐。
双井鹰掇爪,建溪春剥葩。
日铸弄香美,天目犹稻麻。
吴人与越人,各各相◇◇夸。
传买费金帛,爱贪无夷华。
甘苦不一致,精麤还有差。
至珍非贵多,为赠勿言些。
如何烦县僚,忽遗及我家。
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
文字搜怪奇,难於抱长蛇。
明珠满纸上,剩畜不为奢。
玩久手生胝,窥久眼生花。
尝闻茗消肉,应亦可破瘕。
饮啜气觉清,赏重叹复嗟。
叹嗟既不足,吟诵又岂加。
我今实强为,君莫笑我耶。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宋代 梅尧臣

尝闻观蹄涔,讵识海水大。
浩浩与天同,滔滔众流会。
平吞江作练,远泻河如带。
终日郡楼间,欲取长鲸鱠。

桓妒妻

宋代 梅尧臣

昔闻桓司马,娶妾貌甚都。
其妻南郡主,悍妒谁与俱。
持刀拥群婢,迳往将必屠。
妾时在窗前,解鬟临镜梳。
鬒发云垂地,莹姿冰照壶。
妾初见主来,绾髻下庭隅。
敛手语出处,国破家已殂。
无心来至此,岂愿奉君娱。
今日苟见杀,虽死生不殊。
主乃掷刃前,抱持一长吁。
曰我见犹怜,何况是老奴。
盛怒反为喜,哀矜非始图。
嫉忌尚服美,伤哉今亦无。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