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叔治遗草虫枕屏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三
旧坟为润齧,新冢得山深。斩木来荒路,移松出近岑。
黄鹂啼棘上,玉女问泉音。强作挽人唱,傥知哀感心。
云沈生
谕乌
正阳驿舍梦郑并州寄书开之即三山图也
山茶花树子赠李廷老
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
西云沉日脚,命仆驾我车。我车已在庭,有客方诣庐。
谈笑不觉夕,鸡黍且烦渠。重约勿以怪,但当摘园蔬。
次韵和表臣惠符离去岁重酝酒时与杜挺之李宣
留题开元寺仙上人平云阁
背市面山色,平目观白云。渔舟溪上歌,游客栏边闻。
俯檐翠柏瘦,蔓篱秋实蕡。偶来心意静,尘虑如扫坌。
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
感李花
重门虽锁春风入,先坼桃花后李花。赤白斗妍思旧曲,旧声传在五王家。
五王不见留华萼,华萼坏来碑缺落。当时李白欲骑黥,醉向江南曾不错。
舟次山阳呈王宗说寺丞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走笔送王琪
书谢师厚至
尔来器尔姑,清泪滴尘几。一闻在目言,不谓今则死。
而犹意远行,所念当至止。秋风忽助嚎,万木欲摧毁。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登乾明院碧藓亭
馀喘不苟尽,顺俗来饭僧。东岭有上方,脩竹蔽觚棱。
下有苍石案,旁挂孤蔓藤。系累向尘世,更住殊未能。
永叔席上分韵送裴如晦
同次道游相国寺买得翠玉罂一枚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丹山洞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正仲往灵济庙观重台梅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华内翰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雨还
冬日送暹上人
赠太子太傅王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四 舞风
咏象韩子华邀赋
糟淮鲌
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
雍丘遇雨
赵秘校见访
和吴冲卿学士省中植菊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 其三 渔潭
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
咏官妓从人
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
和吴冲卿元会
与用文师
依韵和王景彝马上忽见槐花
次韵和酬刁景纯春雪戏意
云中发江宁浦至采
依韵和晏相公
重送宋中道
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 ...
十五日雪三首 其二
过鸣雁城
韵语答永叔内翰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一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
陈真卿将有秋试条倏见访不日告行送於北门歌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颖州女郎台寺
杜和州寄新醅吴正仲云家有海鲜约予携往就酌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五
和韩子华桂花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二首 其二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 其七 齐云亭
张圣民席上赋红梅
送王判官之江阴军幕
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八 象戏
禽言四首 其三 山鸟
送施縡秀才下第
闻学士院试含桃荐寝庙诗拟作
得陈天常屯田双筇竹二枚
赠琴僧知白
送董传
送吕寺丞希彦邠州签判
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
夜听邻家唱
正月十日五更梦中
答中上人卷
考试毕登铨楼
依韵和乌程李著作四首 县署西园
刘弟示诗一轴走笔答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