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宋代 梅尧臣

京洛多游好,相与岁月深,
虽同执一龠,吹曲各异音。
自微众音响,安感万物心。
我穷子来唁,慷慨发长吟。

诗人梅尧臣的古诗

寄题沈比部江州齐云楼

宋代 梅尧臣

远目不高不可极,朱楼要与浮云齐。
江流万古平泱莽,山雨一过寒凄迷。
贾客樯下望吹笛,渔郎浦前看断霓。
佽飞射蛟水花伏,高士种柳烟条低。
群雁有时至自北,洪潮到此不更西。
君家隐侯有八咏,风雅未尽留人题。

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鸠妇言

宋代 梅尧臣

不如作茧依蚕蔟,以丝自裹还自足。
与尔为妇过一生,怒即分飞同转目。
辛勤唯雏寄鹊巢,子母生离因尔逐。
羽毛曾未颜色衰,饮啄不计丰俭时,
天阴辄遣呼辄归,恩情纸薄谁信之。
朝为夫妇夕行路,世间反覆那能知。
汲妻白母非美事,後代放此诚堪悲。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宋代 梅尧臣

西南产脩竹,色异东筠绿。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依韵王司封宝臣答卷

宋代 梅尧臣

王家再见仲宣诗,鱼目盈车换斗玑。
自愧不从灵蚌吐,谁教相并夜蟾飞。
暂增光价千金重,终觉枯陈一芥微。
已出至珍来弹雀,恩蛇衔报此能希。

赠刘谋合副

宋代 梅尧臣

声名赫赫在穷塞,眉宇堂堂真丈夫。
腰剑臂弓轻赴敌,无人不伏魏黄须。

送可教僧归越

宋代 梅尧臣

万事厌寻常,羡慕每不足。
居南多北思,在远惭近俗。
既来橘变枳,但见空条绿。
气味谁复论,孤根逼岩曲。

送王正仲长

宋代 梅尧臣

汴渠溯复沿,自可见迟速。来时迟有粮,去恨速无谷。

有粮安计程,无谷不遑宿。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

黄流半泥沙,势浅见蹙澳。千里东归船,何日下清渎。

澹澹风雨寒,长汀嚎雁鹜。将投孤戍远,四顾危樯独。

强语慰妻孥,多虞赖僮仆。到家秫已收,缀树橘始熟。

折腰无惭陶,怀遗焉愧陆。我方羡子行,送望不移目。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十 三醉石

宋代 梅尧臣

相期物外游,共醉仙坛石。举手薄高穹,清风生两腋。

都忘尘世烦,笑傲聊为适。

依韵和希深立春后祀风伯雨师毕过午桥庄

宋代 梅尧臣

青郊谁驻马,谢客思池塘。野水微波绿,江梅嫩蕊黄。

初从奠风雨,遂此乐壶觞。已爱幽禽语,园林即日芳。

再别仲仪

宋代 梅尧臣

前别岁月远,道同情相亲。
三旬忽相见,愈厚不厌频。
昔云思数面,今无愧古人。
睠然东去怀,纷若陌上尘。

冬日送暹上人

宋代 梅尧臣

霜风刮地如刀鎌,鸟不远飞鱼已潜。
何况削发冷入骨,草屦不畏冰雪沾。
缘山涉水去几里,昼钵野饭谁来添。
毘陵旧寺苦欲到,索我赠行无人淹。

岸贫

宋代 梅尧臣

无能事耕获,亦不有鸡豚。
烧蚌晒槎沫,织蓑依树根。
野芦编作室,青蔓与为门。
稚子将荷叶,还充犊鼻裩。

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

宋代 梅尧臣

天津赫日欲焦拆,西北风来斗减威。
太帝宫庭无暑入,大明冠佩退朝归。
泠泠冷袭琉璃簟,奕奕凉翻翡翠帏。
交扇不须烦素手,淋漓谁复汗频挥。

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後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

宋代 梅尧臣

去年君到见春迟,今日寻芳是夙期。
只道朱樱才弄蕊,及来幽圃已残枝。
飘英尚有游蜂恋,著子唯应谷鸟知。
把酒聊能慰余景,乘欢不厌夕阳时。

蔡河阻浅

宋代 梅尧臣

陆乏百钧驼,水假孤艇进。颍苦湾滩长,曲折剧篆印。

蔡方阻浅涸,寸步出悭吝。胶舟看在前,暗碛疑难慎。

谁能使奡荡,空自思禹浚。丈夫少壮时,必在驰驵骏。

初见淮山

宋代 梅尧臣

游宦久去国,扁舟今始还。
朝来汴口望,喜见淮上山。
断岭碧峰出,平沙白鸟闲。
南归不厌远,况在水云间。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宋代 梅尧臣

去年锁宿得联华,二月墙头始见花。
今日都亭公感物,明朝太学我辞家。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三 庖烟

宋代 梅尧臣

羃历庖烟出綵油,欲通云雾未能周。湿薪烧尽日停午,试问霏霏何处浮。

宋代 梅尧臣

紫丝晕粉缀藓花,绿罗布叶攒飞霞。莺舌未调香萼醉,柔风细吹铜梗斜。

金鞍结束果下马,低枝不碍无阑遮。长陵小市见阿姊,浓薰馥郁升钿车。

莫轻贫贱出闾巷,迎入汉宫人自誇。

与蒋秘别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罗拯十年始见之

宋代 梅尧臣

我今五十二,常苦离别煎。
屈指数离别,正去一半年。
三君异出处,相见有後先。
蒋最会遇早,罗倍晚於田。
仕宦比我迟,官资居我前。
此亦漫轻量,无限归荒埏。
所喜笑语同,各惊颜貌迁。
发有霜华侵,目有蜘蛛悬。
有酒易以醉,有奚徒用妍。
醒来念功名,病螾希蜿蜒。
安得有园庐,宽闲近林泉。
养鱼数千头,种薤三四廛。
余蔬皆称此,嘉果植亦然。
既无俗造请,穷冬事高眠。
囷贮白粳稻,酒沽青铜钱。
饭过引数杯,令儿诵嘉篇。
仰首看赤日,区区随天旋。
朝见出沧海,暮见入虞渊。
毕竟将何穷,磨灭愚与贤。
亿亿万万载,筋骨非玉坚。
桐棺三寸厚,在昔谁免焉。
去去欲及时,嗟嗟无由缘。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