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七 雨后
新晴殿閤晓,初日雾烟中。柳重宫腰弱,花肥粉颊丰。
渥恩君自厚,藜藿我才充。草木欣欣发,谁知造化功。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穷年见俛啄,但有饥乏意。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
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
咏王宗说园黄木芙蓉
阻风寄刁安国
方在许昌幕内弟滁州谢判官有书邀余诗送近闻欧阳永叔移守此郡为我 ...
从事滁阳去,寄音苦求诗。吾诗固少爱,唯尔太守知。
不敢辄所拒,勉勉作此辞。山城本寂寞,物色同淮夷。
淮俗旧轻僄,未识远博宜。无将麟在郊,便欲等文狸。
尔去事太守,当矫庸庸为。伊人道义富,尝立天子墀。
我辈在蚁垤,难谓太华卑。又若游蹄涔,安见沧海涯。
况于尔实亲,告尔尔勿疑。
咏宋中道宅棕榈
五月五日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
蔡河阻浅
陆乏百钧驼,水假孤艇进。颍苦湾滩长,曲折剧篆印。
蔡方阻浅涸,寸步出悭吝。胶舟看在前,暗碛疑难慎。
谁能使奡荡,空自思禹浚。丈夫少壮时,必在驰驵骏。
醉中和王平甫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四
依韵和子聪见寄
李廷臣
夹路青青草,随君去未休。亦将离思远,还共翠心抽。
细藉车轮稳,薰牵野蔓柔。王孙归不久,冉冉莫经秋。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 其二
拜垄忽生寒食心,应缘春入感啼禽。泪沾宿草根仍冻,马立荒沙迹已深。
野老辍耕风料峭,山房开昼日阴森。归鞍却望原头路,羃历轻烟物景沉。
后园桃李花
后园桃李花,灼灼复皎皎。南枝开已繁,北枝萦尚少。
蘤萼相辉映,根本自钩绕。无为惊风吹,纷纷逐飞鸟。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人心本好静,世事方扰扰。丘壑未去时,庭中结山小。
长欲见苍翠,何须听猿鸟。有志同尚平,当期婚嫁了。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依韵武平忆玉晨观
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岩亭记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五首
次韵和表臣惠符离去岁重酝酒时与杜挺之李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八 赐酒
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狮子岩
依韵许主客北楼夜会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采芡
过永庆院
送董传
韩子华约游园上马後雨作遂归
杂言送当世待制知杨州
道中谢晏相公寄酒
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
送毛秘校罢
书哀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 其三 渔潭
南邻萧寺丞夜话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残菊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秋风篇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
异同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于会庆堂
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
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
张太素之邠幕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其一 铁瓮城
别钟京
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黍体
苏祠部通判洪州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二洛州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邵考功遗鲚鱼及鲚酱
酒病自责呈马施二公
汴之水三
次韵和司马学士虑囚
依韵和载阳郊外
咏双杏子其核亦然
稚子获雀雏
杂诗绝句十七首
又平律一首
万表臣报山傍
逢牧
铜坑
忆吴松江晚泊
舟上采菊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送红梅行之有诗和依其韵和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颖川西湖春色寄献尚书晏公
次韵永叔乞药有感
拣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