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青郊谁驻马,谢客思池塘。野水微波绿,江梅嫩蕊黄。
初从奠风雨,遂此乐壶觞。已爱幽禽语,园林即日芳。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四石楼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咏苏子美庭中千叶菊树子
次韵王舍人忆省中小桃寄江学士
浅绽燕脂紫蜡芳,深斟吴酎白琼觞。凤池人忆去年艳,雉省客无今日狂。
髣髴物华先上苑,依俙歌吹下昭阳。平明社雨莫催促,应玩移床欲近傍。
颍水费公渡观饮牛人
南邻萧寺丞夜话
忆昨偶相亲,相亲如旧友。虽言我巷殊,正住君家后。
壁里射灯光,篱根分井口。来邀食有鱼,屡过贫无酒。
明日定徂征,聊兹酌升斗。宵长莫惜醉,路远空回首。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
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
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
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
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
李廷臣
夹路青青草,随君去未休。亦将离思远,还共翠心抽。
细藉车轮稳,薰牵野蔓柔。王孙归不久,冉冉莫经秋。
后园桃李花
后园桃李花,灼灼复皎皎。南枝开已繁,北枝萦尚少。
蘤萼相辉映,根本自钩绕。无为惊风吹,纷纷逐飞鸟。
刁经臣将归南徐许予寻隐居之所及亡室坟地因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
元政上人游终南
早行道中相逢
张侍郎中隐堂
欲雪复晴
田家屋上壶
脩蔓屋头缀,大壶檐外垂。霜乾叶犹苦,风断根未移。
收挂烟突近,开充酒具迟。贱生无所用,会有千金时。
送可教僧归越
赵秘校见访
重送曾子固
哭谢公仪学士
道路传闻日,惊嗟尚复疑。疾因勤学得,命不与人期。
贾谊年伤少,相如恨见迟。向来公辅器,看取李家知。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欲阴
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钱推官
廨後木芙蓉
河南张应之东斋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磑
醉和范景仁赋子华东轩树次其韵
至灵壁镇于许供奉处得杜挺之书及诗
不知梦
西禅院竹
春晴对月
早春田行
涂山
拟张九龄咏燕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三十八 殿中飞
冬日送暹上人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图
题姑苏邵氏园居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硙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二北固山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送王判官之江阴军幕
拟玉台体七首 其三 雨中归
依韵和永叔见寄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五 警露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六 假山
再至洛中寒食
杂诗绝句十七首
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
舟中闻蛩
酌别谢通微判官兼怀欧阳永叔
悼亡三首
依韵马都官宿县斋
十一月七日雪中闻宋中道与其内祥源观烧香
再别仲仪
拟王维偶然作
和公仪龙图忆小鹤
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
苏祠部通判洪州
赠月上人弹琴
永叔席上分韵送裴如晦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於峻极院赋诗及觉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惜春三首
赠黄庭筠举进士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五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
送崔秀才 其一
和中道雨树
刘弟示诗一轴走笔答之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犬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咏苜蓿
真州东园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留题毗陵潘氏宅假山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