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嘲江翁还接篱

嘲江翁还接篱

宋代 梅尧臣

何言恐偷样,自是君妇懒。五日缝一巾,犹道苦未晚。

诗人梅尧臣的古诗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紫云岩

宋代 梅尧臣

高岩日照云常起,吹作兰花透纹绮。
横为步障看未收,山雨一来风满耳。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宋代 梅尧臣

双裾来此室,恸器拜灵床。魂衣想髣髴,薄酒湛其觞。

含悽抚孤稚,拭泪问平常。我生都无如,仰看燕在梁。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宋代 梅尧臣

尝闻观蹄涔,讵识海水大。
浩浩与天同,滔滔众流会。
平吞江作练,远泻河如带。
终日郡楼间,欲取长鲸鱠。

元政上人游终南

宋代 梅尧臣

雉节居杜陵,南山常在目。
今兹羡行游,因以谢岩谷。
环锡恣探胜。棕綦方践陆。
五门岚翠横,八水秋阴覆。
云峰多隐见,林岭乍回复。
若见采芝人,余非恋微禄。

冬日送暹上人

宋代 梅尧臣

霜风刮地如刀鎌,鸟不远飞鱼已潜。
何况削发冷入骨,草屦不畏冰雪沾。
缘山涉水去几里,昼钵野饭谁来添。
毘陵旧寺苦欲到,索我赠行无人淹。

蔡河阻浅

宋代 梅尧臣

陆乏百钧驼,水假孤艇进。颍苦湾滩长,曲折剧篆印。

蔡方阻浅涸,寸步出悭吝。胶舟看在前,暗碛疑难慎。

谁能使奡荡,空自思禹浚。丈夫少壮时,必在驰驵骏。

次韵和司马学士虑囚

宋代 梅尧臣

缧囚往虑问,勤恤意不息。
猛虎在陷穽,挑尾尚求食。
常忧有诖误,非罪罹暴迫。
蔼蔼万乘都,憧憧四方客。
一遭纤微衅,监垢莫磨拭。
是以大君心,惟恐横抵摘。
前法著以律,後法编以册。
每当炎蒸时,狱器用刷涤。
应无古冤血,地下化为碧。
我今因牵吟,聊以肝胆沥。
刑人皆得辜,不以尤地脉。
间归即解鞍,浣手嫌控靮。
昔言善烹鱼,必先溉釜鬲。
愿言保兢慎,切勿厌此役。
夜月可留翫,清樽可独适。
一榻宽且平,群动都已寂。
可用休其劳,不休庶终夕。

河南张应之东斋

宋代 梅尧臣

昔我居此时,凿池通竹圃。
池清少游鱼,林浅无栖羽。
至今寒窗风,静送枯荷雨。
雨歇吏人稀,知君独吟苦。

永叔请赋车螯

宋代 梅尧臣

素唇紫锦背,浆味压蚶菜。
海客穿海沙,拾贮寒潮退。
王都有美酝,此物实当对。
相去三千里,贵力致以配。
翰林文章宗,炙鲜尤所爱。
旋坼旋沽饮,酒船如落埭。
殊非北人宜,肥羊噉脔块。

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三首

宋代 梅尧臣

古今皆可见,富贵不常存。
歌者未离席,吊宾俄在门。
朱轮鑋逢辙,绿酒尚盈樽。
人事固如此,令名贻後昆。

饮刘原甫舍人家同江邻几陈和叔学士观白鹇孔

宋代 梅尧臣

主人凤皇池,二客天禄阁。
共来东轩饮,高论杂谈谑。
南笼养白鹇,北笼养孔雀。
素质水纹纤,翠毛金缕薄。
大夸凫柄鼎,不比龙头杓。
玉印传条侯,字辩亚兴恶。
钿剑刻辟邪,符宝殊制作。
末观赫连刀,龙雀铸鐶锷。
每出一物玩,必劝众宾酌。
又令三云髻,行酒何绰约。
固非世俗驩,自得阅古乐。
圣贤泯泯去,安有不死药。
竟知不免此,乌用强检缚。
开目即是今,转目已成昨。
归时见月上,酒醒见月落。
怳然如梦寐,前语诚不错。

杂言送当世待制知杨州

宋代 梅尧臣

广陵老人争持壶酒,朝言送少年使君,
暮言迎少年太守,少年俱是玉墀人,
文章快利生铜吼。莫作芜城赋,
事往复何有。莫听嵇康琴,
商声岂堪久。今当太平非不偶,
星宿煌煌罗北斗。杨州古富变荒凉,
万俗一心依父母。地包淮海江湖宽,
货走荆吴楚越厚。开酿刲羊愿遇宾,
天下沄沄不轻口。

颖公遗碧霄峰茗

宋代 梅尧臣

到山春已晚,何更有新茶。
峰顶应多雨,天寒始发芽。
采时林狖静,蒸处石泉嘉。
持作衣囊秘,分来五柳家。

嘲江翁还接篱

宋代 梅尧臣

何言恐偷样,自是君妇懒。五日缝一巾,犹道苦未晚。

王德言自后圃来问疾且曰圃甚芜何不治因答

宋代 梅尧臣

几日不行圃,野草过人头。客怪若荒秽,谁与持锄钩。

虽然自薅薙,抱痾方告休。即当秋风高,扫箨将迟游。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 其二

宋代 梅尧臣

一日复一日,一晨复一夕。四序相盛复,三辰运光魄。

下上有常理,忧患何时易。先烂泣金燃,先焚叹薪积。

但愿远世网,焚烂不能责。麒麟出非时,未免西狩获。

鸥鸟浮洪波,心已预海客。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

宋代 梅尧臣

纵横尸暴积,万殒少全生。
饮雨活胡地,脱身归汉城。
野貛穿废灶,妖鹏啸空营。
侵骨剑疮在,无人为不惊。

送刘继邺秀才归当涂

宋代 梅尧臣

鹓雏始出巢,欲矜五色羽。乃见郡鸱盘,壤中将有取。

梧桐与竹实,安得在平土。所趣固已殊,而何不远举。

幸失网罗目,宜还兰蕙圃。故乡有嘉林,其下可以处。

会侍朝阳鸣,贺夔成律吕。

青龙海上观潮

宋代 梅尧臣

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
不鱼无守随上下,阁向沧洲空怨泣。
推鳞伐肉走千艘,骨节专车无大及。
几年养此膏血躯,一旦翻为渔者给。
无情之水谁可凭,将作寻常自轻入。
何时更看弄潮儿,头戴火盆来就湿。

新霜感

宋代 梅尧臣

前日衣上露,今日衣上霜。
我母魂何之,膏火麋我肠。
隔棺三寸地,如在万里乡。
嚎呼不闻声,饮食空置傍。
昔时忧我寒,缝衣纫线长。
线长必絮厚,要与风霜当。
又每恐我饥,羹臛自调尝。
此身内外间,莫得顷刻忘。
举衣不忍著,举箸不下吭。
一念百感生,欲问天苍苍。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