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颖川西湖春色寄献尚书晏公
昭信淮上
永叔赠绢二十匹
依韵和通判八月十五夜招翫月二章
十三日雪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据鞍衰意尽,倚槛艳歌留。
海月开金鉴,河冰卧玉虬。当年洛阳醉,偏忆董糟丘。
翠羽辞
送曾子固苏轼
屈宋出于楚,王马出于蜀。荀杨亦二国,自接大儒躅。
各去百数年,高下非近局。钩陈豹尾科,登俊何炳缛。
楚蜀得曾苏,超然皆绝足。父子兄弟间,光辉自联属。
古何相辽阔,今何相迩续。朝廷有巨公,讲索无遗录。
正如唐虞时,元凯同启沃。何言五百载,此论不可告。
二君从兹归,名价同惊俗。
阻风宿大信口
南邻萧寺丞夜话别
吴资政挽词二首 其二
峨峨陉土厚,自古葬贤人。百尺不逢水,千年空闭春。
夜台埋琬琰,陇道刻骐驎。西望缘缨泪,曾无幕府宾。
依韵武平忆玉晨观
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
守宫
暝
杳杳钟初发,昏昏户闭时。巢禽投树尽,疲马入城迟。
醉唱眠茅屋,晓光透槿篱。荷锄休带月,亭长竖毛眉。
咏秤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五 萱草
人心与草不相同,安有树萱忧自释。若言忧及此能忘,乃是人心为物易。
与道损仲文子华陪泛西湖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贷米于如晦
举家鸣鹅雁,突冷无晨炊。大贫丐小贫,安能不相嗤。
幸存颜氏帖,况有陶公诗。乞米与乞食,皆是前人为。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
玉汝遗橄榄
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
寄永兴招诗夏太尉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月过节始开偶书见
冬日送暹上人
黄敏复尉新城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
正阳驿舍梦郑并州寄书开之即三山图也
和中道雨树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
志来上人寄示酴醾花并压砖茶有感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
禽言四首其一子规
梦后寄欧阳永叔
苏祠部通判洪州
八月九日晨兴如厕有鸦啄蛆
赠京西陈郎中
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村豪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二北固山
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
欲雪复晴
永叔进道堂夜话
韵语答永叔内翰
前以甘子诗酬行之既食乃绿橘也顷年襄阳人遗甘予辨是绿橘今反自笑 ...
得王介甫常州书
游园晚归马上希深命赋
拟王维观猎
拟玉台体七首 其二 携手曲
袁大监挽词三首
夜与原甫江家步归
云间月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其十 兰
梦登河汉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其一 铁瓮城
得陈天常屯田双筇竹二枚
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
元夕同次道中道平叔如晦赋诗得闲字
书窜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
缑山子晋祠
送黄生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郑州王密谏漱玉斋
方在许昌幕内弟滁州谢判官有书邀余诗送近闻欧阳永叔移守此郡为我 ...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三 潜溪
真州东园
留题开元寺仙上人平云阁
元忠示胡人下程图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
陌上二女
依韵和晏相公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