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嵇康任天性,傲散喜端居。自云安卑者,窃比老庄欤。
一月十五日,头面忘洗梳。危坐恣搔虱,于时懒作书。
一曲情自寄,一杯欢有馀。尚子志所慕,阮生甘不如。
黄精可养寿,广泽宜睹鱼。不堪行作吏,章服裹猿狙。
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过鸣雁城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依韵和永叔见寄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残菊
幽庙
早行道中相逢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硙
湖壖此兴硙,许俗见仍稀。激射聊因势,回环岂息机。
水如岩下过,人悟雪中归。坐想韩夫子,心应不道非。
寄麦门冬于符公院
佳人种碧草,所爱凌风霜。佳人昔已殁,草色尚苍苍。
陆行载以车,水行载以航。于今五六年,与我道路长。
思人不忍弃,期植寒冢傍。我嗟复北去,安得毕此丧。
留植精舍中,远挈防根伤。他时京岘下,不比野蒿黄。
答裴如晦
饮韩仲文家
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七
岸傍草树密,往往不知名。其间有啼鸟,似与船相迎。
岸贫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蔡紫微君谟同在阁下
涂山
走笔送王琪
嘲江翁还接篱
何言恐偷样,自是君妇懒。五日缝一巾,犹道苦未晚。
和永叔六篇其三看花呈子华内翰
李密学遗苔酱脯云是自采为之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569篇诗文
书窜
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後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
万表臣报山傍
余之亲家有女子能点酥为诗并花果麟凤等物一
梨花忆
张法曹归阙
自尉氏南至京皆水及人胫
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
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月过节始开偶书见
十五日雪三首 其二
次韵和再拜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碧澜堂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 赐烛
感李花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
再至洛中寒食
泊下黄溪
咏王宗说园黄木芙蓉
赠月上人弹琴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
元日朝
重赋白兔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于会庆堂
糟淮鲌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 其四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七 华亭谷
诸韩来会别
赵秘校见访
王几道罢磁州遗澄泥古瓦二砚
云间月
夜与原甫江家步归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七 夜赋
游水帘岩
郑州王密谏漱玉斋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后授江都尉先归建昌
再送正仲
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歛州
舟上采菊
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
哀马
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送怀州张从事仲宾
张修赴威胜军判官
五月十日雨中饮
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
李仲求寄建溪洪井茶七品云愈少愈佳未知尝何如耳因条而答之
苏祠部通判洪州
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怀
依韵和子聪见寄
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十三 石咏
昨於发运马御史求海味马已归阙吴正仲忽分饷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